警惕中美互联网发生格局性变化

2022-04-21 eNet&Ciweek/姜奇平

2021年海外中概股发生20万亿元的市值大蒸发。阿里从6.7万亿港币跌到约2.5万亿港币,腾讯从7.3万亿港币跌到约4.3万亿港币。两家加起来,已从高点跌去了将近6万亿元人民币市值。新东方损失了98.87%的市值,几近全军覆没。与之形成对照,美国竞争对手2021年一路高歌,苹果市值年内涨幅33.82%,达到2.9万亿美元(约合18.5万亿元),谷歌增长65%以上(65.17%~65.30%),微软增长51%。此消彼长,在2021美国市值前十大上市公司中,已再无中国(大陆)公司。中国互联网跌出前十强,美国实现了梦幻般的“不战而胜”。

曾几何时,中国互联网曾让他的美国竞争对手在中国市场上闻风丧胆,创造了美国“老师”无一例外输给中国“学生”的奇迹。如今仅仅一年,形势突变,美国互联网上市公司急剧拉大与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的距离,一骑绝尘而去。如果没有逆转力量改变形势,从2022年开始,互联网高科技领域可能从中美两强,退回美国一强独霸的单极世界。这不是耸人听闻,因为仅仅苹果一家市值,已是目前国内科创板所有上市公司市值的4.59倍。现在已是“最危急的时刻”,要警惕中美互联网发生重大格局性变化。

资本无序扩张,受到红灯禁行,咎由自取。私人资本需要深刻反思,是什么原因,导致本来居于市场与政府中间的平台,没有守住私人目标与公共目标兼顾的中线,倒向了私人资本一边,从而犯了错误,走了弯路。互联网平台现有反思还缺乏应有深度。其实道理并不复杂,这就像走钢丝,平衡杆的一头是公共利益,一头是私人利益,如果重心偏向一边,后果可想而知。

治理水平提高,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中国互联网平台需要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问题是怎样才能做到。难度在于,要做到既规范又发展。不能只顾发展,却以破坏规范为代价;也不能因规范而伤害发展。我们现实的治理水平,是否能走出“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循环,这是一个重大考验。稍有不慎,同样会付出巨大代价。理想的情况是,让规范保证发展的健康性,而发展又不至于因目光短浅而不可持续。

在此,想特别强调法治的重要性。法治是克服“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特效药,因为法治可以避免人治那种来回摇摆、过犹不及的毛病。这方面,我们甚至可以虚下心来,向我们的竞争对手学习。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美国拜登政府上台后,对互联网平台忽然严厉起来,反垄断的力度空前,已接近欧洲力度,互联网四大巨头在听证会上几乎人人喊打,狼狈不堪。但严厉的反垄断,不仅没有降低其市值,反而使其有了三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的巨幅增长。奥妙何在?

让我们解剖亚马逊这个具体案例。美国反垄断“师出有名”,先从法理开始纠偏。拜登独宠新布兰代斯学派,颠覆了芝加哥学派的法理基础,建立了新的反垄断法逻辑,矛头指向了“大而不倒”本身(私人资本说了算,政府说了不算)。当头炮打的就是亚马逊(莉娜·汗《亚马逊的反垄断悖论》)。由于政府讲通了“消费者福利”“掠夺性定价”等关键问题上的逻辑,亚马逊不是跑路,或“自爆”,而是顺着新的逻辑自我整改。在反垄断法律程序中,亚马逊非常狡猾地把“大”这顶帽子转扣到深圳十大供应商头上(说它们靠刷单做大,“掠夺性定价”),自己反而通过打击中国供应商成了英雄(把“消费者福利”转化为商誉)。亚马逊这次市值增值是最低的,但可清楚看出其中顺应法理逻辑的痕迹。可见法治的力量不仅在法,更在理。

2000年纳斯达克指数暴跌近40%,最终令网络经济跌去5万亿美元市值,恢复用了15年。中国这回损失“区区”20万亿元,算交学费。希望我们能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变得更聪明一些。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ciwee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