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的下半场,看有孚如何在“云”端起舞

2019-06-18 eNet&Ciweek

鼎足而立,全面布局

在互联网时代,一切创造皆有可能,而在云计算时代,一切颠覆也皆有可能。

工信部于2017年4月印发《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提出到2019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4300亿元的发展目标,指出要建立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支持软件企业向云计算加速转型,加大力度培育云计算骨干企业,建立产业生态体系。在国家政策指引下,云计算行业前景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运营者们也在摩拳擦掌,准备投入到新的市场竞争中。

经过了十几年的酝酿发酵,云计算真刀真枪的时代已然到来。面对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运营商除了自身硬件到位,需要面对的竞争压力也空前巨大。如何应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保持竞争力是运营商必须思考的问题。

对于云计算未来的市场前景,我们毋庸置疑,在国内不乏含着金汤匙的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等知名企业,更有初创云服务厂商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并逐渐突破互联网市场的范畴。而在这其中,以有孚网络为代表的一批企业级云计算运营商们,利用自己的特色优势在细分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成立于2001年的有孚网络(全称上海有孚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是伴随着互联网时代而成长起来的技术公司,在享受到了互联网所带来的巨大红利之后,有孚网络以其多年沉淀的技术和独特的眼光,搭上了云计算的顺风车,迅速成长为新时代中的标杆企业,通过信息化赋能,反哺企业与社会。

面对走向纵深的产业,云计算服务商们也展开了差异化竞争。有孚网络在经过对未来市场的充分了解和研究之后,用高瞻远瞩的目光战略布局细分市场,并凭借自身深耕行业多年的资源和服务等优势,以“让企业信息化更简单”的理念赢得了诸多客户的信任,在行业竞争中先下一城,取得了先机。

有孚CEO2_副本.jpg

有孚网络CTO 臧云峰

同时拥有共享的性价比和专享的高品质

2017年,美国第三方分析机构Wikibon在云计算业界提出了真正私有云(True Private Cloud,TPC)的概念。对于TPC真正私有云,Wikibon的解释是:在企业IT领域提供真正类似公有云体验的私有云,这至少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超融合系统形式的高度自动化以及本地计算资源高度池化管理,另一种是托管私有云管理服务。

“真正私有云”,与有孚对专有云的定义不谋而合。“不论公有云私有云,能贴合用户使用场景的才是好云。我们希望客户能够同时拥有共享的性价比和专享的高品质。”有孚网络首席技术官臧云峰表示。

早在2015年,有孚就提出了专有云的概念,随着2016年9月新版有孚云的推出,它正式开始了专有云业务的发力。专有云不仅让客户能够快速获取与公有云相同的基础设施能力,享受到资源云化所带来的弹性扩展、随付随用、云运维外包等优势,更实现了对数据主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硬件专用、监管合规等方面的要求。对客户来说,这是更便捷、更适用、更安全又能够承载新一代应用、保护已有投资的最佳选择。

在过去的十年中,消费互联网给中国带来了深刻变革,传统企业一度处于守势。但随着人口红利消失,互联网企业云化趋于饱和,公有云玩家们仅靠互联网用户的庞大基数已经不足以支撑其高增速,亟待开拓新的市场。

据Wikibon报告预测,全球真正私有云市场将实现CAGR 29.2%的强劲增长,在2019年超过510亿美元,在2024年以1860亿美元首次超出公有云IaaS&iPaaS 1760亿美元的市场总和,随后将以高增速持续超越。

这无疑是一个未来十年高度活跃的市场,也是各家企业必争的主航道,更是决定云计算大时代的决胜局,中国的公有云厂商也纷纷开始在专有云领域布局。阿里云的Apsara Stack可帮助企业在自有数据中心建立中台能力,推动企业从单一竖井式应用系统向“薄应用+厚中台”的中台协同系统演进;腾讯云在2018年1月推出的专有云TCE矩阵,基于腾讯云成熟产品体系的企业级专有云平台,为企业提供自主可控、弹性伸缩的全栈服务能力;华为专属云则面向企业、政府、金融等客户,提供计算、存储资源池以及网络、管控多级隔离的综合解决方案。

在臧云峰看来,专有云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从有孚来说,一方面客户觉得专有云确实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另一方面,它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弥合了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的鸿沟,将因技术或商务原因造成的真空地带有效地填补起来,真正诠释了什么才是以客户为中心。”

通俗理解,专有云就是让企业“将公有云搬回家”,是公有云裁剪的私有化部署。它有着公有云的大部分特质,又兼顾了私有云的安全可控,“鱼”和“熊掌”兼得,要更符合“下半场”企业大规模云化的需求。 

有孚专有云的生长模式是循序渐进的,从公有云中较小的互联网应用着手,逐步扩建具有单可用区的部分资源池服务,进而扩展到具备容灾、备份等功能的多可用区,最终做到对现有私有云或公有云资源的纳管,成为所有云资源的粘合剂。

“云本身是不断进化的,而更重要的是云生态的不断进化。你必须要跟我们的客户,跟我们的合作伙伴共同形成这样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希望在不远的未来,在IaaS之上其他的增值部分也会逐步形成一定的标准,使用户能够跨云部署并调度自己的多云应用。哪个云运营商的服务好,哪个云运营商的特色服务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就能快速把这些应用部署到这个云上去,带纳管能力的专有云将会有助于形成非常好的良性生态环境。”臧云峰对未来很肯定地说。

自主创新才是核心竞争力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专有云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不仅提供从基础设施到开发平台的一站式服务,还能够在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持续降本增效的同时,拓展数字化生态,促进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当然,专有云获得青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保障信息安全可控。当下,数据主权不仅涉及到个人隐私、企业机密和社会安全,还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对政府和企业而言,专有云通过平台化和自动化的安全配置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安全治理方面的门槛及成本投入。

作为完全内资的公司,有孚网络百分百满足自主可控的要求。有孚云也从用户视角出发,解用户所忧从两个维度加强有孚云的安全体系建设,首先是通过全面安全技术手段,建立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保障有孚云上用户的数据不被泄露损坏丢失。其次,通过有孚云严格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用户数据不被挪用盗用,保证不使用户数据商业变现。

在有孚网络的产品矩阵里,有孚旗下另一品牌——有孚蓝鲸也承担着颇为重要的职能。作为腾讯蓝鲸智云核心技术合作伙伴,有孚蓝鲸团队以基于研运一体化理念的自动化运营产品为基础,借力有孚云研发团队,全流程支持企业从传统人工运维转型为高效自动化运维。

有孚蓝鲸所提供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涉及到多个行业。在金融行业,有孚蓝鲸为金融行业客户量身提供合规安全、高性能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保证金融业务系统平稳运行;在教育行业,有孚蓝鲸为各种教育场景打造丰富的自动化运维解决方案,无论是在线教育企业、学校,还是科研机构,都能通过有孚蓝鲸进行自动化运维工作;在医疗行业,有孚蓝鲸基于医疗领域信息化要求,构建协同办公、数据处理分析等为一体的新型智慧医疗运维体系;在制造业,有孚蓝鲸将自动化运维新模式融入到办公、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等整个制造业应用生命周期管理中。

“很多情形下,自动化运维带来的效果是惊人的。相比传统人力运维,采用自动化获得的效益提升和成本节省不是按百分比计,而是数倍乃至十几倍的差异。有孚蓝鲸旨在帮助客户解决当前面临的对信息化要求质和量指数提升与运维人力严重不足之间的巨大矛盾和冲突。这既是业务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趋势,更是唯一可行的通道。”臧云峰认为,作为一个专业的自动化运维平台,有孚蓝鲸承载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也拥有着巨大的价值和意义。

对于有孚网络而言,无论是自主研发的“有孚云平台”,还是可实现自动化运维的“有孚蓝鲸”,其核心竞争力仍然是坚持自主创新,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持续提供高效的数字服务,大幅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供给质量,在云计算行业的支撑下驱动各行业的创新发展。

有孚展厅_副本.jpg

诚信立身,应时而行

能成为有孚网络的CTO,也与臧云峰本身偏爱做技术工作有关。臧云峰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作为网络通信和互联网应用方面的资深专家,他具有丰富的IT专业知识和团队管理经验、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危机处理经验,对互联网技术应用、公司体系与机制的建设有深刻的理解。 

臧云峰十分注重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他表示,“有孚虽然部署了很多资源,但我觉得技术领先和理念创新是非常重要的。领先性是拿来主义,要借鉴别人好的地方;创新是发展动力,你不能只是拿来用,而要加上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有孚”来源于易经中的“大有”和“中孚”两卦,表示诚信和富有。对于有孚而言,诚信也意味着其在发展过程中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云计算是一个新兴行业,所以在发展过程中,更要起到引领和教化的作用。用臧云峰的话来讲,就是要助力社会的信息化转型,“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一味逐利,还要考虑一些非短期利益最大化的事情。换句话说就是关注长远,关注整个生态的良性发展,要帮助整个生态、整个社会共同成长,而非只看树木,不见森林。”

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取决于企业管理者。当我们回过头去看中国从古至今的商业史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晋商的诚信、粤商的包容、浙商的创新和徽商的拼搏,而无论是哪个地方的商人,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在为社会创造价值。

而如今的创业者们,也秉持着这种精神,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勇前行。正是因为有这些人不断地拼搏和努力,所以中国才有今天的发展,才会持续发展。可以说这是中国企业家的精神,也可以说是改革开放新一代人的精神,也可以说是新时代的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孕育了一批伟大的企业,也让以有孚为代表的一些追光者,在寻找使命的道路上,不断拼搏。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ciwee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