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互联网界提出产业互联网而产业界提出工业互联网以来,不断听到产业界的人士教训我们互联网界的人士,你们搞消费互联网的,不懂产业;搞产业要听我们的,互联网只是工具,你们要接受我们主导。意思是,互联网与产业融合,要听我们产业界的。这话不错,隔行如隔山,在业务上,互联界是要向产业界虚心学习,尽早从外行变为内行;而且,互联网界还要避免单纯技术观点,要把商务效益问题摆在技术前面。但是——一般说话的重点往往在“但是”之后——互联网界还要想一想什么事情是产业界做不了,非我莫属的,把它作为使命提出来。这里指的不是技术,恰恰指产业界在发展产业上的盲区,互联网界要把帮助各类行业B客户,亲近小批量而分散的C用户,当作自己的使命。
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技术发明出来,农民也会像现在的产业界朋友这么想:哼,你的技术是厉害,但种麦子,还是我内行,你得听我的。但当城里人持工业技术从事农业活动时,最终主导了农业,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学会了农业,而是他们带去了工业的生产方式,利用工业生产方式高于农业生产方式这一点,主导了从事农业时间更久的农民。在中国,这个过程称为农业产业化,也就是用第二产业的方式,发展第一产业。利用第二产业生产方式更加先进这一点,取得主导地位。
今天,论发展各种B产业,互联网人确实没有经验,就像当年搞产业化的人不懂农业一样,但同时要清楚地认识到,工业革命,不是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工业生产方式的过程,而是相反的过程。信息革命,也绝不是传统生产方式指导先进生产方式的过程,而是相反的过程。互联网人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提高B产业的现代化水平上做文章,下功夫。这一点单靠懂产业的人,一百年也实现不了。就像各农业国靠种了几十辈子地的传统农户实现不了工业时代农业现代化一样。
互联网人在这方面,可以充分借鉴阿里巴巴进入金融业的经验。金融业当初受到阿里冲击,不是因为阿里比他们更懂金融,而是金融业服务方式落后,仅能从事单一品种大规模的“三大”业务(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贷款),而阿里借助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从事利润更高的小微贷,终于后来居上。
互联网人的生产方式不同于第二产业的另一个地方,在于产销合一。传统的各种B产业发展到现在,仍然是建立在C与B相互隔离基础上的。互联网有接近最终用户的优势,要帮助B产业与最终用户C结合。
以体验为例,对C来说增进体验,是指满足C的心理需求;对B来说增进体验,则是“帮助企业成功”。特指透过企业客户,直接把握企业客户(B)的用户(C)的需求,从而助企业客户(B)在满足他们的用户(C)上取得成功。互联网企业的优势是掌握数以亿计的最终用户,在产业互联网中当仁不让的使命,就是作好B企业的助手,帮助他们取得成功。为此,互联网企业需要谦卑地对待企业客户(B)。前不久我遇见腾讯的汤道生,我说我们互联网可以在接近最终用户方面多做点文章,帮助产业客户成功。他也认为,互联网企业“在最终消费者端的能力,是可以用得上的”。
如果产业中的企业出于“懂产业”这种自大,对互联网企业不谦虚、不接受帮助怎么办?那将造成互联网企业更大的机会,实现OTT(越顶传球,指越过行业垄断者直接服务最终用户)。这是互联网企业一举超越电信运营商的实战经验证明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