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思维是结构思维——互联网弦论系列谈之三

2018-07-30 eNet&Ciweek

互联网思维是什么?这是一个超过当代人整体理解能力的问题。它应是50年到100年后,人们才可以比较平实地提出和回答的问题。历史上,让人们在工业化仅发生20年时,就回答出工人的思维和农民的思维有什么区别,勉为其难。道理是同样的。当人类思维在整体上还存在历史局限时,勉强回答这个问题,结果往往是,实在一点的人会说,互联网思维根本不存在,因为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区别;而不甘心的人,会随手从身边经验中拎出某一条作为答案,往往说出即过时。

我在写《网络经济》这本书时,深入思考过这个现象。认为症结在于,我们谈互联网时,思考的对象是属于网络的,但使用的方法却不属于网络。因此我在多个专业场合,提出“用网络来解释网络”的主张。希望抓住互联网思维不纯的要害和盲区所在。

《网络经济》的副题是“内生结构的复杂性经济学分析”。“内生结构”就是指在思维方法上,内生网络的思维方法。内生,你可以理解为融入血液,成为本能。我们当代的人,99%用的是原子论的方法,与结构的方法比较起来,只是点式思维,而非“点+边”构成的网式思维。显然,头脑里缺了“边”这根弦。

如果一个由节点和边构成的网络,抽去了边,它就不再是网络,而只是一堆沙子。许多人说的网络,像模像样,但在我眼里,说的只是一堆沙子。我伴随《互联网周刊》成长了十多年后,才慢慢悟出,网络不是一堆沙子,沙子与沙子之间,还有边进行互联互通。这一点似乎令人可笑地简单,但人们真的“看”到了吗?我表示怀疑。比如你问一个美国人,经络在哪里?遇到的必然是一脸茫然。其实,互联网只不过是经络从人体这个载体,跑到社会这个载体上去重新投的胎。理解不了经络,就不能说真正理解了“边”。一个网络发达的大国,全民未必能“看”到边,更不用说理解它。好比一个老农,眼睛看到了火车,但思维上一辈子未必理解得了火车。人类理解网络的思维水平,将在50年内继续令人着急,但愿这不是杞人忧天。

中国人相对容易理解“边”的概念,它不就是关系吗?这又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边确实就是关系,但这是作为对象的“边”。作为方法的“边”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又可以淘汰懂行者中的99%。要测试自己在思维方式意义上是否真正理解“边”,有一道简单的测试题:你是否能将网络中的边,理解为与理论物理学中的弦一模一样的东西?边就是弦!这道题可以直接测出你的思维盲区有多深。一般人对世界的理解只到了牛顿的水平,你需要再上爱因斯坦、玻尔和霍金这三级台阶,才到网络的入门水平。

《网络经济》是我随世界冠军征战互联网20年的总的“心经”。写完后偶然翻看物理学弦论,我被震撼了。《互联网周刊》内,多年就流传一个神秘的玄学之论,说《宇宙的琴弦》(弦论名著)中藏有互联网真经。我一直不甚了了。直到我自己用数学推演了一遍网络经济的战役沙盘,才霍然惊觉霍金在说什么。因为算出的东西几乎一模一样。真理条条道路通罗马,在山顶上一会师,发现都是一回事。人类思维在理论物理学这个领域,已走到对世界理解的最前沿。

《网络经济》中,我给出了一个正面参考答案,边在方法上,对应的是质。我不是物理专业的,理解的物理原理可能不准确。不准确的地方,权当是对经济学的比喻甚至比附。从物理学这条路通向罗马,思考的是同样的问题:什么是质?在此之前,人类思考世界,把世界当作沙盘,典型如牛顿的原子论思维,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沙子(原子直至各种基本粒子),相当于看网络只看节点,不看边。这时,边不是不存在,而是暗设为同质、等长(如时间等长、空间等长),在量上全是1。一个系统,只有节点算数,边全是1,乘1与除1,结果不变,这被称为还原论。在互联网中,对应的是把所有边,都理解为公共关系,不认为朋友介绍朋友成为朋友这种边不等长的事件有意义。

把世界从网络,还原成点。这实际不是人类正常思维,而是毕达哥拉斯以来,人类的一种思维“进化”,由原始思维进化为理性思维。原子论表现在数学上,认为1、2、3……10,每个数都是一样的。例如,1与2这两个数,完全是同质的。这是1+1=2的逻辑基础。但这种思维,从工业化角度看是一种进化,从信息化角度看有可能是一种退化。因为网络的数学本质就是1+1>2。隐含假设是每个1,有可能质是不同的,这种质的不同,是由1这个节点同其它节点的边决定的,关系不同质就不同。这就直接从思维底线上,在冒犯毕达哥拉斯。谁会这么想?小婴儿!人们都说,婴儿是佛。因为婴儿思维的特征是排除了外来人为干扰,按事物本然想事情。你说1,婴儿却想“1什么”?一只狗,还是一只猫?如果一只公狗和一只母狗相加,可能等于3。如果是一只怀孕的母狗,1可能等于1.5,过几天,可能等于2、3、4……要看她想生多少。其实,这才是正常思维。这种思维从今天看,超越了启蒙理性的极限,这就是理性本身。

物理学中,爱因斯坦是第一个像婴儿那样思考的人。相对论的核心,就是质能转化公式E=mc2,E表示能量,m代表质量。认为时空是相对的,作为实体的质(对应网络中节点),与质的运动发出的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原子弹就是这种转化的实例。第二个像婴儿那样思考的人,是量子力学创立者玻尔,他从波粒二象性来思考世界本质,把爱因斯坦说的能(动能),理解为波,波对应的就是网络中的边,也就是社会学中的关系。可以认为,量子力学的思维水平,在人类现代史上,第一次达到了网络思维的水平,相当于开始意识到了宇宙的“经络”是实在的。

霍金为代表的弦论(膜论),都把波,从一维,一直升级到11维。实质不变,仍在沿着波粒二象性(对网络来说,就是节点与边的二象性),总方向是,把节点(基本粒子)弱化了,而把边(弦,以及高维的弦)作为世界的最终本质。相当于在物理学中,为经络平反,让经络成为世界的本质,而把原子论中原子,只视为波的振动频率,只是宇宙经络派生的东西。

经济学思维水平,还停留在牛顿原子论时代,只考虑自我(节点)努力带来的得失,不考虑邻居(边与关系)在得失中的作用。经济学家所谓关系,只是公共关系,而非邻居关系。

你也许会问,谈这么玄的东西,有什么用?这令我无语。有许多小孩子问我,怎么超过马云。其实,弦论说的就是同一个问题呀。中国值5000亿美元的电子商务,不会搞社交;值5000亿美元的社交,不会搞电子商务。你如果学会了用社交做电子商务,你就值1万亿美元。马云不会搞社交,是因为他头脑有盲区,无法理解弦的商业本质。你懂了,就超他。

我们简单推演:边不只是社交本身,它代表的是质。质对于边来说,追求的是让交易变得有温度,而温度是管提价竞争的。马云的电子商务,一缺钱与物之外的交互,二缺由交互产生的温度,三缺由温度构成的高附加值。这三缺,给现在12岁到22岁的下一代,留下了1万亿美元。

据说伯牙习琴,久学不成,一日被师父骗至孤岛。日日伴红轮西坠,玉兔东升。终于悟道:原来日月星辰,山花林鸟,凤鸣蝶舞,潮起瑛落,皆可入音。拨动宇宙的心弦吧,一切都会有的。 

The-转型1.jpg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ciwee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