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为什么需要从高维来理解 ——互联网弦论系列谈之二

2018-07-09 eNet&Ciweek

网络是一种高维现象,只有在高维空间才能理解。这个道理是我在对互联网的理解由简入繁,再化繁为简那一刻,洞悉的一个秘密。因此《网络经济》有一节,专门谈“高维经济学的理论意图”。这不是在炫技,而是遇到了实际问题。

一、农夫为什么看一切人都像砍柴的?

我经常在想,一些高智商的人,为什么始终不能理解网络。比如宗庆后、董明珠,他们总觉得,互联网没有什么新东西,传统的那一套足够。我的立场无疑跟雷军是一样的,但我不想跟他们抬杠、吵架,而是换位思考:宗庆后、董明珠站在他们那个立场上,肯定也没有错,也能自圆其说,但换算成我们的立场和角度,需要什么条件,才能让他们的判断是“对”的呢?

我现在想明白了,就是降维。我们看问题是三维的,降一维就可以还原成他们的角度。宗庆后、董明珠们看待财富,脑子里只有两根弦——数量和价格。我们多了一根弦——品种。因此同是用效率这个词,我们之间说的是两码事,他们说的是专业化效率,我们说的是多样化效率。这显然与智慧没有关系,而与一代人的思想方法有关。

低维思考与高维思考相比,肯定会有一个思维盲区之差。有个故事讲,两位砍柴的农夫争论皇帝做什么,争论后形成共识:皇帝用金斧头砍柴。农夫的思维,已经从一点论,发展为两点论(贵的斧头vs贱的斧头),但并不全面。因为两点连成一线,只是在一维(砍柴)空间思考问题。如果能在砍柴这个维度上,增加一个维度(如治国),就会形成二维空间(由农夫砍柴+国王治国构成的平面)。才能发现农夫与国王间的实际区别。

显然,宗庆后、董明珠(大到像德国这样的国家)思考新世界,仍然是这种农夫思维。在他们眼中,世界是一维的,只有工业化这一根弦,相当于农夫只看到砍柴,以为所有人都在砍柴,问他们什么是互联网,他们顶多回答成第四次砍柴(工业4.0)。这就跟向农夫请教什么是蒸汽机革命,他们只能理解到是在用第四种花样收割麦子一样。

归到理论上,宗庆后、董明珠们对效率的理解,是低维的、是传统中国制造式的,其效率标准适合奥运会:更快、更高、更强。用美国经济学会会长鲍莫尔的问题,可以直接显现他们思维盲区所在:音乐四重奏的效率是什么?更快、更高、更强对四重奏来说,只能意味着走调。这就是一个高维空间问题,多出的一个维度,就是宗庆后、董明珠们最不擅长的一件事:多样化(如创新与个性化等一切以差异化而非专业化为本质的事物)。互联网让传统人士感到天旋地转,就是因为多样性成了精。

我写《网络经济》是给雷军们写的。在网络经济中闷声发大财,首要的是自己理清思路。我们需要在砍柴这个单一维度之外,系统加上新的维度,升级到高维空间,理清自己人对世界的理解。《网络经济》就是为这个使命而来。

二、高维与低维看问题的区别在哪里

从2004年到2008年间,我突然明白了互联网高维的秘密所在。高维与低维,是通则与特例关系,而非对错关系。也就是说,低维没有错,只不过高出的那一维还原为0或1时的特例。举例来说,点与线的关系,点是线的特例,当线的数量为0时,线就还原成了点。宗庆后、董明珠们其实并没有错,只不过他们把线看成了一个点,雷军看到的是一条线,其实对象是同一个,只不过角度不同。这就好比牛顿与爱因斯坦的关系。对与不对,只是相对于时空尺度是否可变上。

我觉得互联网思维与传统思维就是这种关系,你如果认为传统人士说的都是错的,说明思维还不到位。只有你发现他们是“对”的,只不过放在更高维度看,才是“错”的,才算到位。这就是高维思维的特征。比如,宗庆后、董明珠们在讲大规模制造的道理,本身并不错,但你要意识到,我们根本就不是在做大规模制造(砍柴),也不是在谈用金斧头(比喻电子、网络)还是铁斧头(比喻实体)去做的问题,是在做多样化升级(姑且比喻为打鱼),是在做另一件事情。这样想,就想通了。也就是说,归纳雷军与董明珠抬杠的核心,我们可以完全同意董明珠的观点,用金斧头还是铁斧头,只是相对于砍柴,没有本质区别,砍柴还是砍柴。这一点完全没有“错”。董明珠的错在于,她非把我们的打鱼,说成是砍柴。

三、网络本质与弦(膜)的本质共享同一套数学

回到问题本身。对于网络经济来说,重要的是经济本身,也就是宗庆后、董明珠们引以为内行的经济本体,到底有没有变化。过滤掉世间万象的林林总总,对于经济来说,高维是指什么,低维是指什么?第三次浪潮,就是一个高维概念;第二次浪潮,相对就是一个低维概念。为什么?因为“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与“小批量、多品种”,是一个“数量-品种”二维平面,而宗庆后、董明珠们在大规模制造思维,只有批量(砍柴)这一个维度,是一条直线。只对金斧头、铁斧头有辩识度,但没有品种(打鱼)这个维度,因此对创新、个性化、多样化等经济本体现象(广义的“音乐四重奏”),没有感知能力。

《网络经济》告诉我们的一个并非人人都知道的基础知识是:抛开电子不电子,网络不网络,光就经济本体来说,网络经济的本体,与传统经济的本体,区别在于,网络经济必须用品种-数量-价格三个维度把握,是一个立体事物;传统经济只用数量-价格二维来把握,是一个平面。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是,当品种为一(单一品种)时,二者没有区别。但品种(比喻产品、服务是否有质的区分)一旦不是一,雷军就赢了。现在大家可以检验一下,网络经济时代,供给与需求是否都在变得多样化?这是本(树根上的变化),还是末(仅仅是树梢上的变化)。大家可以自己得出结论。

如果这一点没有疑义了,我们还有进一步的发现。网络实际不是三维的,而是四维的。网络经济语义下的品种,不光是指产品品种。产品品种在形式上还是一维的。但把品种代表的更普遍的事物特征提纯出来看,品种本身是二维的,在数学上称之为图。我们发现,一切事物背后,都有品种现象(即质的不同)。每个质的不同(从供给方的创新,到需求方的个性化)背后,都具有由节点与边共同构成的结构,使之相互区别。都可以用图作为单位来刻画。这就进入了我们的核心发现。此前,作为理论前沿的网络科学与社会网络分析(SNA)已经发现:一切复杂性事物,都内在具有表达多样性的结构特征,由点与边二元构成。我们把“点+边”称为网络(网络在数学上称为图,数学中研究网络的分支,称为图论)。

直到用高维的数学写完《网络经济》,我有一天晚上睡前在读弦论时,才惊讶地发现。原来物理学界近百年来,早就在用我刚发现的这种方法看世界,而且几乎一一对应。弦论的基本概念与网络论(图论)的对应关系是:0膜,对应数量;1膜(弦)对应品种;2膜(二维平面的弦)对应的就是图。这一方法的特点是从根上突破原子论,形成网络化思维。

我们终于发现,网络的本质是什么。网络是那种我们习以为常,但并不真正知道的事物。网络的本质,与霍金思考的弦与膜的本质(也是宇宙的本质),是完全相通的。这将带来网络经济这场革命有史以来最激动人心的大发现,我们可以像哥伦布一样,重新发现财富的新大陆,并提供寻宝图。 

奇平视点.jpg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ciwee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