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德写了一本好书

2017-09-13 eNet&Ciweek

总编-1.jpg

近日逛书店,发现罗家德新出的《复杂:信息时代的连接、机会与布局》(以下简称《复杂》),觉得是一本好书,因此向大家推荐。首先声明,我跟作者不认识,也没有人委托我宣传这本书,此文纯属有感而发。《复杂》是一本有玄机的书。玄机在于,可以帮助大家从互联网中发现某种规律,它既是中国的,同时又是世界的。

中国互联网已过了18岁,成人了,需要自立。因此对自我的发现十分重要。真正了解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种错位的感觉,明明是中国人自己的东西,媒体非得把它说成是从美国那里抄来的。最早的时候,确实抄得比较多,但越往后来,自己的东西越多。比媒体更专业的人首先会发现,中国在互联网上的创新,有许多并不是从外学来的,而是自内生发出的。这样的例子多到一定程度,到了中国靠自己的独门秘技超过美国成为某个世界冠军时,人们会忽然一激灵:会不会导致中国互联网成功的因素中,有某种东西因为非常本地,反而更加普遍,因而属于世界?近两年来,这种感觉在心底里越来越强烈,尤其是微信成功后,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较一圈回来,我萌生了将互联网发动机原理与中国文化原理进行跨领域比较的冲动。在牛津大学,第一次谈了这样的判断:中国文化与互联网的底层结构、底层逻辑有相通之处,这可能是中国互联网比别国更加成功的真实原因。

翻开这本《复杂》,扑面而来的,正是这种味道。作者的第一个大标题,就是“关系与圈子:信息社会的底层结构”。关系和圈子,是中国本地的;而底层结构却是普遍适用的。过去提起互联网,言必称美国。连美国二三流作家放个屁,都引到中国当经念。这本书则有了中国自己的东西。让出互联网世界冠军的地方的人,说互联网是什么,应该成为常态。

关系与圈子,其实就是互联网发动机中的邻接结构。在西方中心论眼中,关系与圈子一直是落后的、低效率的。但偏偏代表最先进生产力的互联网的底层结构,就是关系与圈子这种东西,微信的底层技术结构、底层业务结构说白了就是这种东西。互联网是个比实力的地方,西方中心论再正确,如果输给了关系与圈子,恐怕其普遍适用性也要大打折扣。这不是自大,也不是倒退,只不过是在讨论科学和商业的规律。科学和商业都是实打实的,来不得半点虚假。

中国传统社会的关系和圈子,确实是落后的,不值得炫耀。但互联网居然与关系和圈子(包括差序结构),共享同样一套底层逻辑,这也是事实,不能回避。把这两个反差很大的事实统一起来,需要通过否定之否定规律(我称之为“隔代遗传”)揭示其中的秘密。罗家德教授在这里研究的是一个科学性、学术性很强的问题。

《复杂》以“网络科学:互联网时代的底层结构”揭示了关系与圈子代表的人际网络关系背后的网络科学原理,引入社会网络分析,使人们认识到社会网络现象背后的复杂性本质。作者对中国差序结构与网络底层结构内在关系的分析,是本书的亮点。其现实意义在于,我们可以通过对中国农业社会传统的否定之否定,在历史更高发展阶段上找到未来的感觉。这正是西方中心论的盲区和弱项。中国互联网不仅要在赚钱上成功,而且要在知其所以然上,取得话语权。把偶然的成功,转化为必然的成功。

由于作者的知识背景侧重社会学,因此对中国社会网络的理解,主要限于费孝通差序结构的现象之论。如果希望钻得更深,可以透过社会学,进一步透视背后的社会哲学。费孝通从社会学解析社会网络,背后还有一层底层逻辑,即儒学原理,需要深入到哲学来解析社会网络才能搞通。具体来说,只有读透《论语》,才能真正读透差序结构背后还有OSPF(最短路径优先)这一底层逻辑。这个工作,要由读者自己来做。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ciwee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