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有没有一个“中国路线”?

2017-07-21 eNet&Ciweek

02_副本3.jpg

7月1日,雁栖湖畔,弘道书院邀请著名哲学家张祥龙、经济学家盛洪、互联网思想家段永朝等,讨论互联网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主持人是著名思想家秋风。他提出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话题。秋风说:“我们有没有可能在互联网领域里面,也能有一个所谓‘中国路线’?”

原话秋风是这样讲的:互联网发展,中国为什么走到前面,与中国文化特质有关。工业革命,中国是落后的。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在这一轮新的经济社会形态构建过程中,能够占得先机?秋风进一步解题说: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这次没有落后?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跟美国还不一样?重要的问题就是这个差异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会有中美两个不同互联网发展路线?比如阿里巴巴这样一个生态和中国文化有什么关系?马云已经讲了很多,他觉得这个东西就是跟中国文化有关系。我们儒家学者或者研究中国文化的人,并没有认真对待这个问题,没有深入思考这个问题,也没有能够清晰的阐明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儒家学者,其他的学家也没有给予中国新经济发展足够的关注,没有形成一个中国学派。

今天坐在这来的人都是思想前卫者,我们共同努力,争取能够形成一个解释中国路线的中国学派。

这个问题本身提得好。互联网二十年为什么成功,总结的不少,但概括起来,主要经验无非是“领导得好”。这是自上而下总结的角度。不能否定,领导得确实好,政策十分给力。但这种解释不全面,因为有两件事难以解释,第一,BAT既不是领导出来的,也不是规划出来的,它们是怎么出来的,基本没有说清楚;第二,欧美的领导、政策也十分给力,但为什么其中欧洲没有中美这么成功,是否还有其它成败因素。问题其实还有另外一个角度,就是自下而上的角度:群众怎么给力,文化怎么给力。秋风初通互联网,却提出一个我们身在庐山的人,自己长期难以察觉的问题。中国互联网的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结合起来想,劲往一处使,应该没坏处。

我第一个做主题发言,题目是“网络儒学的结构解释”。主要谈的是文化基因在中国互联网成功中的独特作用,认为以《论语》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同与路由器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基因,恰好在结构上有同构性,造成前现代与后现代之间否定之否定(隔代遗传)现象。这是从社会自发因素角度,解释中国与欧洲的互联网之路走得为何如此不同。这种解释在“领导”、“政策”之外,补充了“群众”、“文化”的因素。

中国互联网的成功,与中国经济的成功一样,有一相同点,就是感觉因素非常重要。过去叫“跟着感觉走”,带一点贬义。实际情况是,之所以不能跟着本本走,是因为看到的本本,基本都是西方中心论的。当本本与实际差异太大时,感觉有一个好处,就是更符合实际。感觉的背后,实际是文化。文化与本本最大不同,本本必须有老师,文化则无师自通。当老师缺位时,文化就坐在了老师本应坐着的地方。

我们过去总说美国互联网是中国互联网的老师。要说学习、借鉴,肯定是有的。但现在的人都不是傻瓜,不会傻到认为中国互联网的成功,真是照搬美国本本就可以成功。否则解释不了为什么欧洲同样学美国,结果却学不成。而且欧洲各方面条件比中国好得多,用乒乓球做比喻,可以说中国赢了个11比0(互联网前25强,欧洲一个都没有,比11比0差距还大)。这是为什么?

我提出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解释:互联网发动机(路由器)的原理,与中国文化的原理(以融入中国人文化基因的《论语》为代表),在“最短路径优先”这个核心上(在路由器中是OSPF,在《论语》中是邻居关系),是暗合的。这种血脉上的巧合,使欧洲人需要学而知之的东西,对中国人来说,可以“生而知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有感觉”(无师自通)。

最有代表性的事实,就是微信的出现与流行。它虽然采用了高科技,但其中人际交往模式,与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交往方式,其实大同小异。我们需要珍惜自己的这种文化,不是要倒退回农业社会,而是在奔向信息社会时,走出一条充分中国因而更加世界的路。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ciwee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