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财富出版社出版的《阳明语录》一书是阳明思想精华的一个浓缩版。心学在大的范畴上,仍然源自博大的中华文化。其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惟阳明将致知,校正为致良知,直指道德本体与最高本体,是为张扬之处。《阳明语录》之于四书,尤快餐之于大餐,适合当代人阅读。但这不意味着语录就更加简单,悟到深处尚需时日,在此仅谈谈初步学习体会。首先说明,我悟阳明之道不深,自以为正确处,仍可能充满谬误。谈出来,在于袒露胸怀,任人批判。希望别人看到错处,告诉我错在哪里。
《阳明语录》已经很薄,把它进一步读薄,在于“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三句。如果还嫌字数太多,只读一句,就是“致良知”。
《大学》有“致知在格物”一语。这里的知,是认识论意义的知,格的是外物。但阳明由格竹失败后,将格外物,转为格内心。认为“致知”就是致内在良知。通过内在良知通达本体。
致良知的知,与我们一般人说的知,意思是反的。一般人说的知,是主体认识客体,将水从客体这个瓶子里倒出来,倒进主体这个瓶子。让主体的水平由低到高。而致良知的知不是这样。致良知说的是认识主体自身,它假定主体这个瓶子的水是满的,要往外倒(比喻“行”,践行)。凡是倒不出来的人,是因为不知(还困在私欲中),即发现不了自己这个瓶子里的真正的纯净水。这是一种思想解放,这意味着,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区分灵明与心,是理解致良知要澄清的问题。格内心不是格“灵明”,即主观精神,精神只是格的通道、手段,要格的这个心是指本体。致良知要借助灵明(精神)这个通道,达到本体。对于本体来说,心即理,理即心。这排除了对致良知的一种误解,以为致良知就是在发掘自己的主观意念,可以背离天理随心所欲。致良知是要做到内圣,去除与理、心不符的恶的欲念,才能达到。
致良知所要致的良知,理解起来,要分以下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本体层面的良知。这是《阳明语录》中“无善无恶心之体”所指。
本体本无主客之分,从主这方面达致,与从客这方面达致,都是走得通的。典型如康德的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当然,与康德心物二元不同,阳明的理,是心物一元的(证据就在“诚”,王阳明说,“诚是心之本体”,这好似专为打康德耳光而说)。对于这个与康德相反的理来说,心即理,理即心。在这一分殊下,阳明思想走上了一条相当于心物一元的实践理性的悟道之路。
致良知与致知相比,多出一个良字。良,是一种道德判断,一般说好和坏,涉及的是得与失。由此可见,良知是关于得失的最高标准。良知在本体层面,是一种元道德判断。在本体高度,德是道,道是一的状态,一生的二,已是阴阳。一比二更纯粹,更根本,它是不分阴阳的状态。换成道德术语,阴阳是善恶,良知作为元道德,首先是一,是没有分出善恶的本体状态。善恶是元判断下区分出的阴阳。心在这里,就是自由意志。自由意志这个心,不是主观的,而是不分善恶的客观本体,即理。心一旦符合了理,则随心所欲而不逾规。
这里应注意,反私欲不是反对欲,关键看这个欲符合不符合理,即良知。
第二个层次,是范式层面的良知。这是《阳明语录》中“有善有恶意之动”所指。
基本范式,是道下面的路,是路的基本路标。对良知来说,知的对象不是真伪,而是善恶。知要达到的效果,不是知真知伪,而是知善知恶。
意之动,犹一生二这个过程。道生阴阳,心生善恶,这是同一个过程。反者,道之动。对于人来说,道之动,来自得失。没有得失,就没有好或坏的参照系,善与恶就不知相对于谁讲了。而人的得失之心,是形而上的心、理,与具体情境结合而触发的。王阳明说:“如见儒子入井,则生恻隐之心,此谓心之应事而发为具体之善;见邻有妙龄处子,生杀其亲而逾墙搂抱之心,此谓心应事而发为具体之恶。”
善恶不是路本身,而是路标。以往的格物致知,没有把人这个参照系摆进来,先知后行,结果辨真假后,可能不辨善恶。发展下去,造成是非不分。现在科技发达,人们往往迷信技术,以为技术无所不能,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相比阳明思想,缺了一个“意之动”,没有从人的自由意志或意义的角度具体地想问题,往往一开始就把问题本身提错了。以人工智能为例,许多人理解人工智能,不是把有善有恶当作意之动,而是把追求奇点时刻的到来当作意之动,把处理复杂性能力的最大化当作目的,一味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成了办奥运会。如果按有善有恶意之动来思考,要问处理复杂性为了什么,要从周易中的第一个易(代表复杂性的变易之易),问到第二易(代表人的得失的容易之易),从而在心即理高度上,理解到人工智能的本质在于追求让复杂性变得容易。这样才能指导通过高科技致良知,而不要坏了良知。
第三个层次,是行为认知层面的良知。这是《阳明语录》中“知善知恶是良知”所指。
一般人知的善恶是小道理,是相对私欲而言的得失(即功利)。而知善知恶是良知所说的善恶不是功利,而是人的根本目的层面上的善恶。是良心好,还是良心坏。
这里有个如何看待功利主义的问题。从实践理性角度看(先不论其内部心物一元或二元的分别),实践理性分意志与欲念两个层次,前者是普遍的自由,后者是特殊的自由。前者在初心(人是目的)这个层面实现自由,后者在功利(人是手段)这个层面实现自由。追求后一种自由,往往越追越不自由,反而丢了功利;追求前一种自由,往往会越来越随心所欲,反而功利大得。
儒家的无心插柳之道是内圣外王。外王是功利,内圣是初心。王阳明强调的显然是不忘初心。单从功利角度讲,这是高级成功学。而厚黑学,只不过是低级的成功学。互联网人人追求成功,但真正达到外王这种功利的,少之又少。究其根由,在于没有做到内圣,也就是没有做到本心光明。看看书摊上的互联网成功学就可以知道,追求的净是鸡鸣狗盗之术,它们教人内心黑暗,无意中反把成功变成了小概率事件,成了投机,这无异于把人往沟里推。
对人们关心的互联网商业来说,知善知恶的本心在哪一点上?我以为,商业善恶的标准应设在体验这一点上。许多商人理解的善恶不是。他们把东西卖出去那一刻当作善恶的结算点。这是工业时代的商业善恶观,本身就错了。因为会诱导卖家去欺骗顾客,让顾客买了不真正需要的东西,或买了当时觉得需要,事后悔之晚矣。把标准延迟到体验那一刻,区别在于,东西买回去后,贴心一想,觉得不满意,可以推倒重来。这时的财务指标不是看卖出去卖不出去,而是用户是否向他人推荐,只有真的满意,才是善;用户后悔了,但契约已完成,没法后悔,这是恶。商家赚这种钱,不犯法,但却是恶,相当于抢钱。商家知善恶,须知到这种程度,方为良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一切从用户体验着眼,把用户最终满意不满意,当作要实现的初心,商家自己才能最大概率地获得善报,即用户用钞票给你投的赞成票;也才能最大概率地避免遭到恶报,即顾客转头给你的竞争对手投票,让你和你的董事长一起掉到沟里。
所有编著好书的初衷,我看就是看掉沟里的太多了,心有不忍,希望引导大家走向光明。这个社会不能没有正能量,否则成功的最高阶段就成了进监狱。
第四个层次,是行为层面的良知。这是《阳明语录》中“为善去恶是格物”所指。
这是知行合一的道理。良知的知不是认识,而是实践,实践由道德指导。又,对良知来说,道德即本体。所以,致良知,是指要听从来自内心的上苍(“老天爷”)的招唤。凡是顺着致良知这条路子走的人,最后都具有这样的行为特征:讲良心,守诚信,为符合天理的最高意志而去私欲。惟最高意志为个体意志。致到后来,发现与实现的,是“为善去恶”的自由意志及表象的世界。这是与客观格物的知识传统(如纯粹理性的路数)截然有别之处。
一般说的格物,都是认识。而阳明说的格物是实践(“为”)。当人有了自知之明,识得“理”之后,为善去恶就有了标准与尺度。这时的知,就是行本身。
为善去恶是格物,还是从实践角度立论,把世间一切问题理解为得失问题。但我个人以为,在这上面不能走极端。不能用这个来取消真正的认识论。王阳明并不反对认识,他的概念中,还有一个天理概念(相当于心物一元版的“纯粹理性”),就指向认识。如牟宗三所说:“良知是从心的整体上说。表现心的一面,须从虚灵明觉处了解;其另一面须从天理的意义了解。天理是非常重要的,王阳明讲良知,总要带上‘天理’二字。”否则就会把阳明思想解成了叔本华的唯意志论,进而发展成唯长官意志是从,把主观意志脱离客观实际,无休止地归为下边去私欲不够,陷入一个无解循环。我们不能把本体论做功利主义的利用,当作管理手段,要在本体高度上去私欲。
新近出版的《阳明语录》一书告诉我们:为什么是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为什么要致良知,什么是良知,如何致良知,如何格物,如何洞察私欲,如何解决今天的问题,以及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或读了N遍之后,内心从鬼鬼崇崇,变得我心光明。进入一种心安理得的状态,象童话结尾说的,从此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