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简单就是深刻

2015-07-23 eNet&Ciweek

z

  在共享或分享经济里,商业已退居其次,人与人的沟通、连接和信任奠定了整个交易流程。因而,用“简单”二字概括应该比较恰当。Uber,同样可以被认为是以简单取胜。   Uber将更多精力花在了对小众需求的挖掘和开拓上   大众与小众本存在着悖论。但是,移动互联网却重新划定了大众与小众的标准与范围。碎片化特征使得现如今的大众越来越难以被征服,抢占大众消费市场的路也越来越难走。因此,对比滴滴快的加快大众专车服务的全范围覆盖,Uber将更多精力花在了对小众需求的挖掘和开拓上。从陆续进军送餐送货、音乐、阅读等领域,到最近无人出租车被曝开始研发,Uber已不再仅仅限于单纯的交通出行服务框架之内。虽然,由于中国市场和人群的特殊性,这一类服务看来只是针对某些有特定需求的小众群体而展开,想要获取大众群体的认可和使用还需时日。   在中国,Uber从进入“打车”蓝海以来一直走的就是高端路线。一部分人预测,为了更好地在中国市场扎根,它未来的最终落脚点都很有可能只是较为小众的高端市场。如果是这样,那么Uber的运营模式将有可能越来越多样,针对的群体也可能越来越细分。现在可以叫车、叫飞机,以后也许还会出现更多让人惊叹的颠覆性创新。   但是,笔者并不认为Uber所定义的“小众”是覆盖面的狭小,说得更准确一些,应该是需求场景的“小”。随着用户越来越扁平,每个人内心都有不同的“小众”需求等待更高水准的表达与释放。当越来越多拥有不同需求的小众汇聚在同一平台上,则可成为极具潜力的大众市场。Uber所觊觎的无非就是这类庞大的消费人群。而目前的“打车叫车”服务只是它打造“Uber帝国”的基础和根本。当产品有了相对稳定的需求基础,那越来越多的商家都会主动投入到这个更加个性化的市场,虽然很少赚大钱,但因为更加差异化,有着更精准的人群,更细腻的表达,反而能充分满足需求,赢得稳定、可观的市场份额。   消费者亦是如此。因而,Uber逐步开启的“小众化”服务实际上是在分割大众的同时催生大众,而且这一过程所获取的受众会对品牌产生更高的稳定性和忠诚度。   但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小众还是大众,Uber都是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这是Uber作为“供求一体化”的平台所具有的最大竞争力,也是Uber区别于滴滴快的或阿里最大的不同。所以,看似忙乱的Uber实则走得更稳,“小众化”的定位策略也许比滴滴快的全覆盖战略实现起来更为简单。   因此,小就是大,窄才是宽,舍近就可以求远,看到看不到的或才是互联网思维。   Uber通过一键叫来的是冰激凌、飞机、舞狮、相声师傅,一键叫来的是CEO、ATM机   自滴滴快的合并之后,二者展开了漫天覆地的营销活动,无论是各类广告推广还是高价优惠券,着实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很多人开始认识并使用“打车拼车”类软件,滴滴快的也因此收获了市场份额。但是,烧钱营销换来的客户群并不一定“可靠”,或一定不会可靠。当补贴减少或停止,话题炒作也不再有热度时,一定程度的客户流失就是必然。   反过来说Uber。或许是因为广告太少,也或许是因为品牌还不够本土化,大家对Uber的认知度确实不如滴滴快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Uber不重视营销。相反,它爱玩的是更高水平的营销,或者说是消费者更喜欢的营销。纵观这两年,Uber在中国市场中所进行的每一项推广活动绝对可以用“Amazing”来概括,甚至连前阵子“广州、成都等分部被查”的负面新闻也被许多网友看作是Uber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广告。当然,这其中究竟是“误打误撞”还是“蓄谋已久”,笔者也不敢妄下结论。不过不得不说的是,Uber在营销方面绝非是等闲之辈,特别是对于“口碑传播”,玩得实在是淋漓尽致。   此前,Uber通过一键叫来冰激凌、飞机、舞狮、相声师傅,甚至一键叫来CEO、ATM机等服务,让很多年轻消费者在“惊喜和惊讶”的情绪包围中对它赞口不绝,其传递生活方式的做法大大超出消费者对一款叫车软件的预期。而且相比这些边缘服务,Uber更加重视乘车服务的内在价值以及为消费者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它通过非凡的乘车体验,用创意、娱乐的元素将整个服务包装成有故事的东西,引发用户自愿充当传播者,帮助Uber自身完成宣传。比起“烧钱大战”后所获取的短暂效果,这种“口口相传”更具影响力和持久性。   因此,更专注服务本身的Uber并不需要在营销或话题炒作方面花大钱,也同样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和信赖。因为,“共享经济”的本质讲的就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为了解决如何把这个地球以最高效率,最环保的方式运转下去所倡导的人人参与,双向服务的地球观的问题。   在这样一种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Uber的营销方式将更简单也更得人心。   总之,要解决的是地球观的问题。   目前还只是叫车,叫外卖,而不是组建国家队,招募航天员,或者找人重编康熙字典   虽然,最近“地球人已经无法阻止Uber”的命题被大范围传播,一些领域开始对Uber的“入侵”感到恐慌,但“高调的”Uber却并未想过要抢某个行业的饭碗。   从Uber现阶段进入的领域和开展的相关业务来看,它擅长更简单直接的服务,而对体系庞杂,专业性强,周期长,牵扯多方协作的工作类型力不从心。比如,人们会更愿意通过Uber叫车,叫外卖,而几乎不会考虑在Uber上组建国家队,招募航天员,或者找人重编康熙字典。因为,简单的服务更贴近消费者的日常需求,也更符合Uber给自己的定位。相反,Uber在相关领域的强势介入,反倒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互联网所赋予的颠覆式力量,这种力量能推动这些行业进行突破性的创新和革命,从而促使整个社会前进和经济体制的完善。   所以,尽管“地球人无法阻此Uber”并不是一个真命题,但它确实在社会高速运转的今天给大家一个提醒:简单的服务既好做也不好做。好做在于人们对它的需求很大,不好做则意味着抢食的企业会越来越多。那么,要想将服务做到消费者心里,要想获得稳定或源源不断的客户群,创新一定是重点。Uber显示了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是如何改变一个低效率的传统行业,通过优秀和新颖的在线体验以及对于供需双方的良好服务来让行业中的所有人都获利。因而,简单的服务也可以做的不简单!   一切都越简单越好,越简单越不简单,越不简单就越简单。   结语   找人重编康熙字典,也不是不可能的。十年磨一剑,当你手里的这把简单的剑足够好的时候,自然会一剑定天下。修到山穷水尽处,自遇坐看云起时。
x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ciwee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