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步在中国还没有死,但进入5月中旬,我预言中的凶兆对它已经开始显露。以致美国彭博社5月6日发表艾明德的评论认为,“优步,其中国出租车的路似乎走到了头。”趁它还没有死的时候,提前总结一下死因,帮助其它公司接受“先烈”教训,理解“互联网+”在中国应如何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
我总的观点是:“互联网+”在未来中国最适合生存发展的市场格局将是新垄断竞争结构。深层逻辑在于,互联网进入深入融合阶段,所进入的行业,不再是以往无门槛的完全竞争市场(如电商);而要逐个进入有门槛的市场,须扬“互联网+”新业态所长,防止像优步这样用力过猛,与所在市场结构不匹配。这就是从优步过段时间将盛极而衰这一个案中窥测出的全局信号。这里的分析不带价值判断(应该如何),只作事实判断(事实将怎样)。
一、优步用力过猛,过刚易折
优步进入中国,同以往的美国互联网公司进入中国,风格迥然不同,特点是比中国人还“中国人”。这是业内人士普遍的看法。显然,优步与其它美国互联网企业不同,对中国市场的“野战”方式有了透彻的理解,学会了用中国人的招来治中国人。
在专车这一细类中,优步的路数是以非商业化的拼车为形式进行商业运营。拼车的公益性与专车的商业性之间的冲突,是优步在美国各州引起的矛盾纠纷的主要原因。在美国以外市场上,优步经常将它在美国先行积累的套路,一一复制到各国,相对于后起之秀往往产生显著的竞争效果。这是常规动作。
但优步在中国短期内奇迹般的崛起,用以上优势难以完全解释。目测其市场进展,几乎达到了与竞争对手比,近10比1的压倒性优势,进展神速。这种局面是近20年中美互联网企业竞争中第一次出现。其超常战斗力更多来自其“自选动作”——那些与中国人风格高度神似的野战招数。
据我综合来自司机、乘客、公司等各方面的信息判断,大概理出一个轮廓,优步最主要靠的是超大力度的投入。有三个方面非常本土化:一是动用资本力量大量补贴。主要是对司机和乘客的补贴。补贴不奇怪,不同寻常的是达到比腾讯和阿里翻倍的力度,显示出背后资本的雄厚力量。二是对相关资源的整合(包括收购、置换),不排除一些台面下的合作。三是针对管制的补贴。我注意到一个现象,专车司机一旦违法被抓,会影响一大片司机,国内专车企业往往束手无策;而优步的司机却不怕,越抓越欢实。优步采用了什么招数呢?有司机私下透露,被抓后罚的1万元,可以得到“报销”。这超过了本土企业的招数范围,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善于野战的中国人还有所发明创造。
但优步毕竟不是正宗的中国企业,它用力过猛了。出奇还要守正,这是正宗的中国战法粗中有细的地方。中外的专车模式,不同就不同在这里。元代许衡《读<易>私言》讲:“乾九三过刚而不中,难与义适。”这里的“中”,如果理解为均衡定价,“中”不是指最优(最大化,即P=MC,MR=MC),而是指适中,即既无过,又无不及。所要适的,就是本地条件。把本地条件再计算进去的“中”,就不再是最优,而是满意(P=AC,本地条件就是AC-MC,经济学上指进入门槛)。
对比一下,滴滴专车一旦发现了本地市场上存在刚性约束的门槛,就将定价模式修正为P=AC(“优质优价”)。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反应。而优步在获得同样的信号反馈时,仍一往无前,坚持“不中”为此而“过刚”。因此就一脚踏入错位的市场。优步不守法,源于商业上不肯校正自己。我在上海临时给这个找死的点起了个名字,叫“优步的坟场”。这是典型的美式反应(原来的休克疗法就是这样)。优步在此犯了一个与谷歌同样的纯商业上的错误,这就是把美国以外的其它国家的法律不当法律,不管不顾地追求只有靠休克才能得到的“最优”(理想效果)。优步今天发展到学会用野路子对付中国的法规,可谓是这种美式思维的登峰造极。
我印象很深,在华夏同学会上,一位来自另一行业的著名企业家听完专车情况后,大声说,中国企业家发展到了今天这个阶段,一定要在守法范围内追求经营之道。意思是,即使市场条件不理想,如果只有违法才能致富,谁都会,不说明你有本事。如果是这么发财,不够档次来顶级富豪俱乐部来谈论生意。这当然有点过(因为还有法规需要完善这另一面道理),但至少说明中国企业家在一个非斯密式的市场上肯走脑子。
对“中”来说,过犹不及。优步的专车模式追求的,是以MC=MR为均衡价格,是优,而不是“中”。这只是理论经济学上的最优价格,但却不是产业经济学特别是空间经济学上的均衡价格。优步虽然表面上学了一套中国人的野路子招法,但骨子里还是美国那一套。没有把中国的市场理解透。
优步下一步在中国很可能优不起来了(韩国、法国和印度对优步都开始动用警力清理,说明这个问题不光限于中国,有一定普遍性),与这种休克型专车模式相反,我估计渐进改革型(双轨价格型)专车模式下一步将兴起。
其实,优步是死是活,跟别人没关系,我们今天分析它,还是为了总结“互联网+”的规律。我没有展开讲专车遇到的“本地条件”是什么,因为它只是一个比喻。在专车行业,本地条件是司机的稳定;在医药行业,就变成药品安全;在金融行业,又变成金融安全……背后都有利益(集团),转化为商业语言,都是我这里概括的AC-MC(平均成本减边际成本)。互联网加到哪个X,哪个X里就有这个绕不过去的东西。象美国人那样直来直去是不行的。
我发现,优步致命地算漏了的,就是还存在向右上方移动需求曲线D的活法。也就是绕过这个门槛,合法达到均衡的另一种思路。中国人30年经济成功经验,20年互联网成功经验,未来10年“互联网+”的成功秘诀,都在里边。下篇将谈一谈建设性经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