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熊网络
如何更好地为“商”所用?
树熊网络是成立不足三年的创业企业,在这个发展阶段,树熊网络更专注于如何更好地为商户服务。我们通过与树熊网络CEO赖杰的对话,也大概了解了商业Wi-Fi在实践中的一些问题。
赖杰在谈到树熊网络自身的发展时表示,“在近三年的发展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行业的复杂性。比如最开始要解决设备(接入点)的问题,要依赖上游厂商和自己的研发能力,要考虑网络部署和工程(现场)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又要面临更复杂的云端应用、商业运营等问题。”
商业Wi-Fi产业链很长,包括硬件、软件、运营、服务等,每个环节、每个部分、每个阶段都要面临各自的问题。比如用户上网体验,很多环节都会产生影响:首先是有线宽带,它是网络出口,决定所有用户能共享的带宽大小;其次是空口的问题,信号覆盖质量,多并发的负载均衡、流控等;第三是手机、平板等用户终端的硬件性能和特点;第四是软件的兼容性,例如操作系统、浏览器等。赖杰指出:“整个产业链的复杂程度,导致最后要把这件事做好很难,门槛很高。很多用户感受到的前端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背后不简单。”
但是,“我们不是为了做Wi-Fi而做Wi-Fi,我们不是通信运营商,也不是Wi-Fi设备厂商。”赖杰将话题转回到商业Wi-Fi的本质,“能够带动行业真正发展下去的,只有互联网O2O方向。从用户需求的层次讲,基础需求一定是源于消费者对于线下免费网络入口的需求,这是行业形成的直接原因。但是最可能实现商业价值的环节却在更高的用户需求层次、在互联网O2O层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Wi-Fi将用户从实体消费环境连接、转化到互联网服务场景中,从技术和体验上把线下线上连为一体,很可能是未来O2O的最大用户入口——这也是为什么今天互联网巨头都在商业Wi-Fi领域进行战略布局的根本原因。
“商业Wi-Fi满足两个需求,一是C端的上网需求,二是B端的商业需求。我们在这里看到机会,把两个需求有机统一起来。”赖杰说。
着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专注的服务,树熊网络通过构建一个开放的平台,引入第三方应用开发商,并实现对第三方硬件的支持。树熊网络以硬件售卖+增值服务+O2O交易的模式盈利,其核心产品是面向中大型客户的WiTOWN系列以及面向中小商户的TreeBear系列,从底层打通云端服务和硬件终端,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便捷、免费的无线网络,为商家提供管理、营销、数据等服务。
赖杰指出:“行业标准还没建立起来。比如,什么样的Wi-Fi是能够提供合格服务的商业Wi-Fi?用户担忧安全、体验不好等都是行业发展早期阶段必定存在的问题,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另一方面,现在的Wi-Fi网络是支离破碎的,这张网还没建立起来。割裂的网络,体验一定不会好。”赖杰说,“当然,Wi-Fi的建设也要经历一个过程。我们觉得差不多5年能真正形成一个网络,不仅热点之间互通互联,而且Wi-Fi网络一定能够和4G、5G衔接起来。”
漫游、融合,是未来Wi-Fi必然的方向。对于这一天,赖杰认为还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Wi-Fi热点规模够大,大网能够形成;二是Wi-Fi自身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能够确立,比如安全、认证、计费等;三是Wi-Fi与运营商蜂窝网络的技术融合和商业模式创新,比如技术上如何无缝漫游和切换,商业上如何运营等。只有这三个条件具备了,Wi-Fi才可能成为大规模可运营的商业无线网络。
这个设想或许不远了,有消息称谷歌已经在美国市场推出一种新的无线服务,实现用户在Wi-Fi和蜂窝网络之间的切换。
当这样一张网建立起来的时候,商业Wi-Fi事实上便从单点进化到云的阶段。赖杰对此非常肯定:“要让这些热点连接起来,要创造价值,没有别的选择,只有通过云。云的平台或者云的网络才能大规模管理和扩容设备、承载业务、服务用户,实现海量数据交互,这些都是互联网业务的最基本的需求。单个Wi-Fi热点是一个简单原始的个体,只有通过互联网+通信网+云计算相结合的技术和商业模式才能够让它获得生命和智慧,就像科幻片中的‘天网’一样,它在五年后、十年后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我们现在所能看到和想到的。”
最后他说:“Wi-Fi一定要开放,靠封闭做小山头是做不来的。”
迈外迪构筑商业Wi-Fi生态的
六个关键环节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无线城市的概念被炒得火热,部分城市也展开过大规模的无线热点建设。然而当时的终端极度匮乏(主要以笔记本电脑为主,虽然智能手机问世,但我国并未开放Wi-Fi),移动互联网尚处于萌芽阶段,所以这张网并没有能够真正发展起来。初创时期的迈外迪便面临这种产业链的不健全,用户需求单薄的状况。这也意味着整个行业处于发展最困难的时期。
随着我国对Wi-Fi的全面开放,以及苹果手机所引领的智能手机狂飙式的增长,人们对Wi-Fi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多,这也给商业Wi-Fi的发展创造出大量机会。迈外迪在这个过程中,也通过不断的创新,推动商业Wi-Fi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很多人对迈外迪的认识还停留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上——这个创新缔造出真正“不死(Business)”的Wi-Fi生态,但实际上迈外迪同时也是一个硬件、软件等产业链上游的创新者。迈外迪CMO夏华剑告诉记者,迈外迪通过这些创新实现用低成本构建可控的商业Wi-Fi网络架构,这是商业Wi-Fi存在的基础。他指出:“解决成本投入的问题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去扩张。在当年移动互联网生态并不繁荣的情况下,Wi-Fi运营商的变现能力,即运营面临的挑战比现在大得多。”这个挑战就包含当时Wi-Fi网络建设过程中高昂的硬件成本。
迈外迪的另一个创新,是运用“云+端”的方式来进行商业Wi-Fi网络的部署,这也是目前行业主流的做法。在迈外迪这里,“云”也是一个降低成本的关键因素。云平台WIDASH将过去前端所有的AC控制、本地认证能力统统搬到云端。“过去星巴克每一个门店都要在本地部署昂贵的AC、Boss服务器,现在只需要在本地部署商业级能力的wismart&wimaster。控制、管理、认证、应用部署、数据处理均通过widash云端,大大降低成本。”夏华剑说。
迈外迪在国内最早向大众提供免费商业Wi-Fi热点,也是第一家对Wi-Fi网络进行商业运营的公司,属于典型的互联网后向运营模式。大部分人的印象中,迈外迪的商业模式都可以归于流量变现,但事实上迈外迪已经在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8年前,智慧城市、无线城市的概念已经出现,但这张网由谁建设、维护、运营,在全球都没有一个好的办法。“Jerry(张程,迈外迪创始人)当时思考,如何让免费网络覆盖全城,并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夏华剑说,“这也是创办迈外迪的初心。现在,迈外迪将Wi-Fi视为像空气和水之于人们的生活一样,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生态中最基础的一环。在此之上承载To B和To C的服务,并通过整个移动互联网生态来赢利。”
迈外迪在引领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总结出商业Wi-Fi生态建设的六个必要环节:硬件、固件、应用、云平台、服务、运营。
硬件、软件要可控。首先是硬件成本可控,包括AP、AC等核心硬件,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做出不逊于主流水平的设备;其次,软件的核心知识产权属于自己。商业Wi-Fi系统中,需要定制化的Rom,定制化的应用,而且要不断迭代。
夏华剑指出,移动互联网的变化可谓一日千里,要敏捷应变,就需要硬件、固件、软件三者完美结合。实现敏捷的前提是提高协同效率,硬件、软件如果不控制在自己手里,响应客户的需求就会变慢。在这种理念下打造的底层架构,才能更好地为上层的业务创新服务。迈外迪自主研发的硬件系统WISMART中,AP不仅支持两个频段,而且在每个频段可以容纳128人同时在线,这样可以承载更多O2O应用,支持更多物联网设备接入。
Wi-Fi是一个特殊的网络,在其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很多因素干扰,同频干扰,甚至布局都能影响网络体验。运维能力是商业Wi-Fi的关键,而且需要做到快速响应。迈外迪采取自建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方式完成遍及全国的运维工作。所谓“互联网+”即O2O的方式,通过招募商圈、社区附近有运维技能的工程师,经过考评、认证后建库,在线上通过向工程师派单,线下完成运维,认证工程师可以通过运维获得收益。这种“互联网+”方式主要针对三、四线城市,而在中心城市的大型项目,迈外迪会派驻专人进行服务。
迈外迪实现商业化运营的关键看云端WIDASH管理软件的能力,目前WIDASH不仅提供管理平台和数据统计,可以帮助商家进行目标用户数据收集,可以和客户的CRM系统打通,实现客户关系管理和营销的目的。
但迈外迪还有一个更远大的目标,即向开发者开放平台,把Wi-Fi入口打造成一个精准场景下应用生态平台。夏华剑表示:“有人说‘App已死,HTML5重生’,在各种场景之下,将应用通过Wi-Fi入口提供给用户,让场景标签化、需求标签化,这样Wi-Fi入口就可以成为一个新的应用服务平台。”
这种生态模式有些类似百度的“轻应用”,只是以Wi-Fi作为入口。以大众点评的O2O应用为例,大众点评首先需要装机量(入驻用户手机),其次需要用户使用(在特定的场景下依赖用户选择)。即以传统的思路去做,需要推广App,提升日活跃用户数。但是Wi-Fi平台可以成为大众点评服务的直接入口,向用户提供点评、团购、优惠券,以及下一个目的地的预订等功能,无形之中大大增加它的活跃度和到达率。
迈外迪对Wi-Fi产业的最大贡献就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而现在这种商业能力又得到扩展:首先是传统的流量变现——广告,这是迈外迪的优势所在。迈外迪采用广告运营模式盈利,对广告的曝光量以及人群属性需要有明确的选择,所以它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人流量大的机场以及大型品牌连锁店,尤其以中高消费人群的稳定经营的咖啡店居多。其次是为商家提供增值服务(客户数据产生价值),实现客户关系管理,提供各类无线应用(例如无线点餐)等。第三是移动互联网生态(类似AppStore的概念,以Wi-Fi为平台,实现平台分成),可以提供各类O2O应用,商业大数据挖掘等。
这个生态的意义,是让传统企业用自身的Wi-Fi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比如沙县小吃,部署能够承载线上交互的商业Wi-Fi的构架就可以实现互联网+。迈外迪的商业Wi-Fi还可以通过微信、MIUI、大众点评为商户引流、增加销售机会,通过商业Wi-Fi的后台,实现数据统计、客户画像,进行数据沉淀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服务。这是实实在在的‘互联网+’。”夏华剑如是说。
目前,迈外迪能够面向多个行业提供包括网络部署、运营维护和O2O营销在内的整套解决方案。2014年12月迈外迪获得了由腾讯、大众点评共同投资的3亿元C轮融资,截止到2014年底,迈外迪已经覆盖全国前25名机场中包括北京首都、上海虹桥、上海浦东等在内的21个机场,以及包括星巴克、Costa、太平洋咖啡、哈根达斯等超过500个知名连锁品牌。
夏华剑指出:“移动互联网刚刚拉开序幕,当移动互联网真正到来的时候,流量会呈几何倍数的提升。靠3G、4G网并不足以承载这样的移动流量,Wi-Fi会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
商业Wi-Fi的核心是什么?
迈外迪做生态的思路类似苹果,掌控硬件和软件系统层而开放应用生态;而树熊网络的做法则有点谷歌做安卓的意思,软件系统开放给第三方硬件,应用生态也开放。那么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商业Wi-Fi的核心应该是什么?
不妨再看看产业链中的其他企业,锐捷睿易品牌是产业链上游向下游延伸的典型,是一个既有解决方案也有运营平台的商业Wi-Fi解决方案商。锐捷网络新的战略方案更加注重场景化应用,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选择。锐捷以自己擅长的硬件为基础,联合合作伙伴打造商用Wi-Fi生态。锐捷网络在《互联网周刊》有关“商用Wi-Fi解决方案服务商”(今后将统一称为“商业Wi-Fi解决方案服务商”)的排行榜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与其均衡的解决方案能力和敏捷的市场理念不无关系。
另一个典型企业是一路热点,“16WiFi”是其在公交领域提供的商业Wi-Fi服务,归于流量变现的广告运营模式。但是,公交Wi-Fi的尝试前景让人堪忧,前不久东莞公交Wi-Fi项目暂停已经为这类业态敲响警钟。
不难看出,商业Wi-Fi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满足各方需求的过程,这个需求既来自消费者,也来自商家,未来还有各类互联网服务平台。综合来看,商业Wi-Fi因商业模式创新而改变公众Wi-Fi网络的命运,所以创新的商业生态才是商业Wi-Fi的核心力量。
过去《互联网周刊》关注商业Wi-Fi的产业建设,因而将关注点聚焦解决方案,而伴随整个行业转向云和互联网生态的过程,我们也将持续关注并调整重心,帮助用户(商家)找到一个需求和服务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找到最适合的服务和解决方案。对于商业Wi-Fi用户(上帝)而言,更希望其大有所获,节约时间和空间,投入更多到其对其用户服务的主战场。任何一个价值链,都是由无数先进、智慧、卓越的参与者共同推动的,其中,真正的优秀者必会脱颖而出。市场是一面最准确的镜子。
艾瑞《2015年中国商业WiFi行业研究报告》WiFi行业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