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纯粹的分享经济
在世界范围内Uber为什么屡屡碰壁却仍不屈不挠?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也是能够理清所有疑问和纠结的唯一根本。
Uber的创办灵感来自于其创始人兼CEO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的一次偶然打车经历。2008年一个风雪之夜,卡拉尼克和他的朋友在巴黎街头打车却迟迟打不到,由此他们发誓“一定要推出革命性的应用软件解决这个问题。”Uber的诞生是为解决原有车辆运营体系无法解决或覆盖的问题。
Uber做的专车业务就是通过发动庞大的私家车群体,利用他们的闲暇时间,来解决消费者打车难的问题,同时也顺带解决了一部分私家车闲置浪费的问题。其实质就是一种分享经济,它的核心即为闲置资源的分享和价值的充分利用。
在这样的模式下,Uber专车服务的内容还延伸到了社交领域。消费者和私家车主可以通过Uber这个纽带建立起社交联系,从而实现了更多的沟通,由此可见,Uber模式下的分享经济,不仅是车辆资源的分享,还是思想的交互和分享。
可以这么说,更纯粹的分享经济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衍生能力,随着市场的拓展,不仅影响人们的出行方式,还将改变人们的社交和生活,甚至包括思想和人生。
更彻底的资源匹配
分享经济的本质归根到底是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同于滴滴快的等用车软件主打提高出租车司机和乘客的有效匹配,Uber着眼的是更广泛资源的优化配置。一个城市私家车的数量往往是出租车的上百倍,这样的资源若加以利用,创造的市场价值将不言而喻。毕竟降低出租车空驶率这部分市场空间相对有限,此外并不能有效解决打车难的问题以及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私家车专车服务就完全不同,其定位就是舒适便捷高效,很多乘客也是冲着专车的优质服务体验去的。随着专车介入用车市场,乘客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专车服务满足了更多人对于服务和体验的追求。更彻底的资源匹配是对供求关系的有效匹配和满足,这种供求关系的匹配不仅仅是量的匹配,更是质的匹配。Uber所做的专车服务正是如此,既为乘客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又不仅仅只是满足乘客能够打到车的浅层次需求。
专车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单纯从市场的角度去考量,而需要加入更多人性化的元素,将人们更高层次的供求关系有效匹配。
更丰富的专车服务
虽然Uber的进入在全球范围来说对于传统出租车行业都造成了严重冲击,但这绝不是它的本意。Uber的专车服务与国内滴滴快的等专车服务的一个显著不同是,Uber不仅仅为乘客提供专车服务,也提供捐赠物品、宠物等的专车配送。
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Uber的初衷就是要充分利用私家车的闲置资源,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它的运送对象并不限于人。只是Uber的专车服务太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了,以至于触碰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利益,从而受到了管制和排挤。不过Uber显然并没有气馁,反倒越挫越勇,正如卡拉尼克所说:“未来只要是用交通工具传送的业务,我们都会尝试。”
如果让这个世界更美好一点儿都有错的话,Uber只能选择默默抗争了,但是它绝没有认输。
Uber:我们是科技企业
Uber司机的接单模式与其他用车服务有着本质的不同。国内的滴滴快的采用的是司机抢单的模式。抢单模式是为了加快司机对乘客需求的响应,不过这种模式真的“快”吗?使用过类似服务的乘客或许有过这样的体验,叫车时发现周围有很多可以接单的司机,预约之后来接自己的那个却往往不是最近的那个,为此付出很多等候的时间,严重影响了打车体验。Uber则结合对各地司机乘客分布的大数据分析通过后台系统为司机派单,有效规避了这一缺陷。的确,对于数据和系统能够优化的问题,何必让司机你争我抢反而造成无谓的浪费呢?
面对全球各地的严苛的监管,Uber说:我们是科技公司。Uber所做的充分体现了一个科技企业的精髓。它通过科技方式,有效解决闲置资源的利用问题,让闲置资源产生价值,推动整个出行市场效率和服务的改善。因此,与全球树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乘客对Uber的广泛认可和拥护。
对于乘客来说,Uber提供的专车服务确实更便捷舒适。虽然目前专车服务的安全性和政策监管还有待加强和完善,但是专车服务所代表的市场方向是受群众拥护的。很多时候,对于新事物,广大民众用脚投票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
Uber是卡拉尼克第三次创业,作为一名从失败中走出来的连续创业者,卡拉尼克表示:“新创事业总会颠覆惯性规则,法律上站得住脚,就无需屈服。”
看到这里,你应该能够明白为什么Uber如此特殊了。那么,究竟谁更能体现共享经济的未来呢?谁更能引领市场价值走向呢?
谁更代表共享经济的未来?
在国外创业企业融资时有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Uber模式的企业往往更能获得资本的青睐,这也诱使一部分企业倾向于向Uber模式靠拢,从而形成了“Uber for X”模式的流行。
现在各国传统出租车行业对于Uber的担忧在于:Uber是来颠覆我的。其实,对于传统行业来说,颠覆从来不是来自于新生力量,而是来自于市场。市场的优胜劣汰规则决定了不能跟随市场发展的终究会被落下。现在的用车市场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谁能顺应市场发展,谁才有可能笑傲未来。并且,最终用车行业市场,也不一定是不可调和的对立状态,或许在竞争和发展中,多方力量最终可以达到一个均衡状态。
究竟是Uber所倡导的“EVERYONE’S PRIVATE DRIVER”极致共享经济,还是滴滴快的所谋求的合作共赢更能符合当前社会的实际,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在市场规律和社会进步的选择下,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总会逐步取代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最大程度释放现有资源的潜在价值,降低社会总体成本,才是共享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