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的未来——智能服务App将大行其道

2015-03-29 eNet&Ciweek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智能终端设备的快速普及,使得移动应用APP市场飞速发展,如果把2010年看作是移动互联网的元年,那么APP这个新生产物已经发展了四年有余。如今,APP已经普及到了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我们可以通过它进行购物、听音乐、看视频、办公、订餐、缴费等等,APP已经完全改变了大多数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可以说,人们正在对APP产生依赖性。可以预想,在未来的几年里,APP将逐渐进入更多的细分领域,进而扩散到每行每业,届时我们只要通过一部手机就可实现各种上网需求, APP在未来一定会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所谓App就是指可以在移动设备(包括平板电脑、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上运行的一切应用程序,也称为手机客户端。App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应运而生的,尤其是随着3G、LTE高速宽带无线网络的快速覆盖和智能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极大地改善了App的用户使用体验,随即呈现爆发式增长,也使得企业开发商、个人开发商参与其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App应运而生,正逐渐渗透到消费者衣食住行各个领域。 APP市场现状   据相关数据报告显示,2014年应用类APP市场占比前三分别是影音图像、系统安全和生活休闲,继而为通信社交、地图旅游、新闻资讯、网购支付、金融理财、摄影摄像、主题壁纸和学习办公。而游戏类中,最受用户欢迎的则是动作冒险类,角色扮演、休闲类手游也有不错的表现,RPG类手游则处在垫底的位置。   在过去的2014年里,随着4G网络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移动端的上网速度已经可以媲美PC端;另外,5英寸屏幕以上的大屏智能手机成为主流,高清摄像头已经成为标配,这都是促使APP市场发生改变的几大诱因。   目前影音类APP格局已经基本确定,主要被几大视频网站所包揽,如爱奇艺、腾讯视频、搜狐视频、优酷、乐视等,而芒果TV可谓是后起之秀,凭借大量真人秀节目、独播内容迅速走红,这从侧面的体验出,未来影音类APP的版权尤为重要。图像类APP则是不确定性最高的一类软件。如今,除了基础的美颜,用户对个性化图片的需求越来越高,市场中此类的软件虽然层出不穷,但新兴的APP被用户认知却需要花费一段时间,用户想获得所需要的此类APP只能通过大量的下载去获得。   新闻资讯类APP领域则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在强调个性化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原创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到2014年底,新闻资讯类APP的用户粘性已经超过了微博。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腾讯新闻、搜狐新闻人均使用时长以148分钟、146分钟,超过了微博的71分钟,而今日头条更是以337分钟的人均使用市场超过了QQ、陌陌、淘宝等APP。目前,用户获取新闻途径中,手机占比45%,电脑占比26%,预计在2015年里手机新闻资讯占比还将持续增长,核心技术、用户参与以及用户体验各方面能够不断突破资讯平台才能在未来走的更长远。   虽然APP细分领域越来越来越多,但浏览器类APP依旧是最重要的移动互联网入口,而且浏览器类APP正在向超级APP稳步买进。所谓的超级APP,即拥有高使用时长、大用户量的通用性APP,围绕自身主基因(功能)开放接口,聚合大量第三方服务之后演变为平台,而浏览器的未来将是“基础服务+轻应用”的模式。伴随着全新的模式,浏览器APP的用户粘性在不断增加,据了解,2014年第二季度,超过70%的用户每天会使用1次以上手机浏览器,有将近一半的用户每次使用时长在5分钟到15分钟之间,并有超过32%的用户每次使用时长会超过15分钟。目前,UC、QQ浏览器、手机百度是用户量最大的三个浏览器APP,UC依旧持续领跑,并且成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移动浏览器,手机百度用户量增长迅速,QQ则处于前后受敌的状态,有些不容乐观。   不难看出,以上这三大APP类别属于红海市场,APP品类相较固定,未来他们之前的竞争将愈发的激烈。   反观生活休闲类APP则处于蓝海制式,用户对此类APP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如出行、旅游、购物等等。目前,市场中此类APP种类繁多,整体较为混乱,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局,这对很多开发者来说是一个机遇,将成为他们未来的主要发力领域。 APP卡位战结束 迎来2.0时代   谈到App,还是要从苹果说起。从苹果开创多点触摸操作之后,各类基于触屏和传感器的操作方式在各类APP上得到了充分施展,无论是滑动、触碰还是摇晃。APP对用户来说不仅是一件新鲜事物,还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而App Store的诞生掀起了App的热潮,无数开发者和风投的加入,继而影响到Android阵营。用户对新事物的憧憬无疑推动了App市场不断前进,那时候一款App可以一夜间飙到App Store前十,继而立马就会出现Android版,并且也是一夜爆红,这种场面在前一两年都是常有的,但到了今天,这种热潮正在慢慢消退。   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这四年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手段相较传统的方式和思维都发生了很大的颠覆和改变,各产品的移动化转型已经基本定型,APP的卡位战也基本完成。目前,手机首屏之争已经完成了近70%,几乎被资讯、社交、搜索、地图、音乐、购物、视频所霸占,而游戏、拍照、健康等类产品则成为不确定因素。   回顾APP发展的这四年,虽然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基本都在坚持一个原则,即在特定场景下用户会想起相应的APP,如聊天用微信,寻路用导航等等,一切的生活场景成为了APP开发者最为核心的出发点。然而移动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几乎所有的场景都被开发殆尽,APP市场中的主流应用已经定型,想要通过以前的思路寻求突围非常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APP市场已经没有缺口,除了不断寻求更极致的服务和体验,基于新的技术应用,则成为了当下APP开发者突围的关键。   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硬件功能的愈发完善,基于手机一些零部件的APP功能被逐渐开发出来,如位置服务,传感器功能等已经被广泛利用。但市场中的APP并不是100%利用到了手机所有的零部件,如目前正在普及的运动协处理器,这将是APP未来发展的新纪元。   另外,场景识别技术也是未来APP发展的另一个方向,想象一下当一款APP可以识别用户所在场景,那么无论是特定场景APP还是首屏、次屏APP已经不再重要,转而代之的是APP会在自主的在特定环境下通过推送来为用户服务,APP所需要做好的是如何准确的识别场景,如何让用户感受到服务的价值。 功能性APP难突围智能服务App将大行其道   基于目前超级App的平台扩展能力,越来越多的功能接入到超级App当中,并能够与单独的App产品体验一致,这可能使得一些功能性的App变为鸡肋。比如打车软件,微信接入滴滴打车后,人们能够通过微信直接享受滴滴打车的服务,从而使得滴滴打车App成为用户手机桌面的摆设,甚至会被卸载。而随着超级App接入的功能越来越多,一些功能性的App很可能被用户抛弃。   虽然新App越来越难以流行,企业定制App的需求也会降低。但是,基于智能硬件的App却可能大行其道。在已经到来的2015年,势必是可穿戴设备爆发的一年,这将使App不再是单独提供某型服务或者功能,更多的将成为整个智能硬件移动服务的一部分,比如通过App来连接智能手表。在这个产品体系当中,智能硬件将成为产品的核心,App只是为了解决人与物、物与物链接的问题。 安全问题成APP最大隐忧   随着移动生活的普及,移动支付的形式越来越多,发展也越来越快,让APP的安全问题逐渐被用户关注。虽然APP发展时间已经有4年之久,但它还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在管理层面上,移动智能相关法律法规滞后,审核机制不健全;在技术层面,移动应用开发组织没有将信息安全列入软件全生命周期,复杂业务逻辑处理不当,对集成功能模块把关不严格,甚至个别开发者为某些商业利益故意收集信息等。以上这些因素,导致许多具有恶意行为的应用出现在用户的手机上,如果仅是危害手机系统,那还并不严重,但要是威胁到移动支付、邮箱、通讯录、信息等,就会给用户造成很大的损失。   对于手机软件的安全问题,工信和信息化部此前一些发布了相关的批文,但并未强制执行,这对当下的APP环境并未带来实际的改善。当下,国家应该尽快形成APP应用程序准入制度,并加强对智能手机应用发布平台的网络安全审查,这样才能保证大众用户有一个良好的移动生活环境。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ciwee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