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周刊发布《2014中国科技投资人TOP100》

2015-02-04 eNet&Ciweek

  近几年,中国的创业浪潮汹涌澎湃,创业不仅是一种事业追求,更是一种人生理念,一种社会时尚。作为一名优秀的风险投资家,既是帮助创业者实现他们的梦想,也是在借助创业者实现自己的梦想。   创投的本源是什么?就是寻找最伟大的企业,寻找最有投资价值的企业,这才是创投最根本的竞争力。   以下是互联网周刊发布的《2014中国科技投资人TOP100》,对每位投资人的投资理念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
《2014中国科技投资人TOP100》
《2014中国科技投资人TOP100》
  熊晓鸽   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称做投资要琢磨3件事:一是市场,二是产品,三是管理团队,最根本的就是琢磨人。他的投资理念是:一、投资对国家发展有益;二、技术项目投资能促进新兴产业链的形成;三、你所做的东西能对消费者或者客户产生价值;四、找对河流;五、找到优秀的领军人物和团队。对一个行业的深入了解往往会成就日后投资的神来之笔。一个优秀的投资人,在追求可观的资金回报之外,不能放弃的,还有创业者的梦想和激情。   沈南鹏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的投资理念:不是找到了某个像韦尔奇的人就一定能发财。还要有好的项目,共同的理念来整合,投资业的“金脉”是理念。依靠自己的人脉去赚钱的人是一种投资的境界;而把自己变成别人的人脉,引领别人走向成功是另一种投资的境界,沈南鹏就属于后者。   冯涛   上海永宣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管合伙人。冯涛是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投资人,他要投的项目是“我家保姆都看懂才行”,某些时刻他又变身为一个非常性情的投资人,对于合拍投契的人,不惜一掷千金。他青睐那些实实在在做事,能真正创造价值的人,投资真实的人和真实的生意。   阎焱   赛富亚洲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焱认为:创业不仅仅是一种激情,更多是一种坚持,是辛酸和不眠之夜。他的投资理念是:注重商业模式和人品。他始终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创业者的人品,人品一定要正,在选择投资项目时,会特别注意考察公司的创业团队,投资即投人,财富多不多,和人品成正比。   章苏阳   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章苏阳在投资中最大的不同是拒绝总结规律,他投资时更喜欢根据企业特征来判断,他看中企业本身,而不是行业趋势。他投资主要是看人,其挑选人的原则是:第一点是正向,遵循主流价值观,希望创业者所做的事情能给社会带来贡献,心理及思考问题都要正面;第二点是保持强悍的学习能力;第三点是要有始终赚大钱的心态,心态和行为上都要有饥饿感;第四点是规则感,负责任,不能只夸海口不做实事;第五是身心健康。   靳海涛   深创投董事长。靳海涛看好八类新兴产业,深创投牢牢将之锁定:一是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制造业;二是传统产业转型的企业;三是互联网的应用企业;四是文化创意产业;五是连锁服务企业;六是新型农业;七是新型能源与环保产业;八是创新了商业模式的企业。这八类新兴产业的核心之处恰恰在于他们具备共同的特质——企业的高成长性。认为创业项目具有成熟的模式很重要,但他还是将创业者的精神道德层面因素放在首位,而在这一层面中,首个致企业经营失败的因素即是创业者缺乏理想。他认为,做小生意靠勤劳,做中等规模生意靠聪明,做大生意则靠理想。如果老板金钱至上,没有大抱负和追求,即使好项目也会搞砸。   徐新   今日资本创始合伙人、总裁。徐新的投资理念总结出来只有三点:找对人、选好赛道、坚持,尤其是创业者一定要对行业有“杀手直觉”。她将创业者比作红花,投资人比作绿叶,业务方面还是要企业家说了算。一个企业家最重要的是要有洞察力,要有眼光。他要是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要能做很多很艰难的决策,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周全   IDG资本中国区总裁。提及IDG资本,业界有这个比喻:熊晓鸽是代言人角色,周全则是后台掌舵者。他默默的站在团队中,更像是这个团队的隐逸者,他对项目判断的准则有三点:第一看商业模式;第二看团队;第三看执行力。   薛村禾   软银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合伙人。软银中国一直在寻找对市场潜力巨大且对社会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投资机会。薛村禾认为只要有激情,你才能把事情做好,同时也要脚踏实地,敢想不等于说就应该好高骛远,得有战略也要有战术。   汝林琪   KPCB凯鹏华盈创业投资基金和TDF华盈中国投资基金的创始及总裁合伙人。汝林琪的投资理念:极好的团队和管理理念,团队对所从事事业执著追求;具有特色、拥有先进的技术;存在广阔的市场空间;处于市场的领导者地位。她很一句话:“投资的最高境界是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作为互联网创业市场主流投资届最早的女性之一,她独具得天独厚的优势,如观察事物更细微和敏锐,做事更面面俱到,韧性及亲和力更强等,这都使她的portfolio里星光璀璨。   刘昼   达晨创投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刘昼的投资理念:儒道与狼群文化并存。儒道即以善待、沉稳、平等为核心。狼群文化,正是本土创投所共有的特征。他将本土创投形容为土狼。他要求手下,要有敏锐的嗅觉,见到真正的好项目和好机会时不要因为外部因素而手软。   张颖   经纬中国的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对公司投资的判断主要是商业模式和人。关于模式,分三个:第一,到底你是不是在解决一个最根本的直接的需求?第二,有了产品,产品的分销是什么?第三,赚了很多钱以后,怎样防止别人不会抢夺我的生意,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于选人,首先要有激情有梦想;其次逻辑清晰,有章法,有规划,实干,执行力强;第三必须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有领袖气质,包容性强;第四保持谦虚,学习能力强,能把握新的机会。   邝子平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在投资行业里,邝子平的投资准则更多是个人偏好。他比较喜欢两类,一类是早期项目,偏门独特的公司,另一方面是比较成熟、已经成为行业领先者的公司。看项目通常凭第一感觉,就像谈恋爱,他会给有感觉的项目30-60分钟阐述。   姚继平   普凯投资创始主管合伙人。姚继平认为对待项目的态度就像谈恋爱一样,从接触、恋爱、结婚、生子,需要走全过程,不应该急功近利。确定每一笔投资之前,他都会去看他们的工厂。在很多的投资中,普凯是唯一一家要求一定要实地看工厂的投资者。而根据自己过去的管理经验,他相信自己的眼力可以由表及里,发现实质问题。因此看工厂自然不是跟着工作人员既定的路线走马观花。管理团队的素质和品行也是普凯在决定是否投资时的一个重要考核标准。   李万寿   深圳创新投总裁。李万寿认为,不同的阶段,创投和企业的关系不一样,初创期是天使加导师,成长期是情人加丈夫,成熟期则是股东加朋友的关系。在他看来,风险投资机构首先需要选择能够给消费者带着消费价值的企业,同时更要关注的企业的团队和商业模式,当然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   李宏玮   纪源资本合伙人。她的投资理念建立在对市场和行业的把握上,投资后会深入参与企业的管理,模式不是广撒网而是精选。通常会选择投资后说得上话的企业,青睐不用大笔投资,资本效率较高的创业团队,SNS及电商很少参与。   陈玮   东方富海创业投资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陈玮认为投资就是投人,他总结出来这三种人是最值得投资的:第一个大气,胸怀宽广,企业会越来越大,他愿意企业给别人分享;第二是比较执着不被环境所诱惑;第三个是好面子的人,企业与企业董事长之间的这种攀比心理、好面子心理有时候会变换成企业发展动力。   邵俊   德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主管合伙人。邵俊最关注的是那些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改造传统行业的企业,同时被改造的行业本身又有足够前景。他在考察项目的时候,采取中西合璧的判断标准:既要能够适应国际发展趋势,同时又要符合中国本土市场的特色。他概括为:请进来,走出去。所谓请进来就是说,如果它在技术方面,或者是缺少一些国际上的一流的技术,但是它本土的市场感觉非常好,执行力很强,就会帮它去寻找一些国际化的团队。   刘芹   晨兴创投合伙人。刘芹一直说,从内心尊重创业者是一个投资者的根本。“找到认同你的伙伴”是他一直坚持的一条守则,他的投资理念是:回归本质,商业上最核心的两个问题,前端的用户要极致的差异化,后端的成本结构要极致的高效化。   郑伟鹤   同创伟业董事长、创始合伙人。郑伟鹤说,做人要战时能打仗,闲时能耕田;读书要能从薄读到厚,再从厚读到薄,他总是用哲学智慧来指导事业和生活。在投资策略方面,郑伟鹤的思路非常清晰——先确定大方向,再抓住细分行业中的隐形冠军。事实上,他对“隐形冠军”的概念如此迷恋,以至于他的办公桌上常年摆放着赫尔曼。   曾李青   德讯投资董事长。曾李青有着著名的“五不投”:富人二次创业的不投;大学生没打过工就直接创业的不投;夫妻公司不投;单一股东太大创业团队能力有明显缺陷的不投;创业者自负认为自己比马化腾还强的不投。   吕厚军   金浦产业投资基金总裁。他认为投资有三要素,即人、行业和时机,三者兼备才有投资价值。只有在最好的时点,在具有爆发式成长机会的行业中选择最优秀的团队,才最有投资价值。他将自己的投资归纳为主动投资的理念,通过对行业的认识,主动的选择,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做投资,可能对投资本身的效果,对企业长期增长收益的获得是有帮助的。   龚挺   海纳亚洲合伙人。他认为投资如品酒,要耐得住寂寞,所谓“投资即投人”,对于被投企业的创始人,龚挺也有自己独到的眼光,而这眼光也体现其非凡的气度和睿智。“我认为一个企业家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品德和心胸,没有一个创始人会是全才,但只要具有优良的品德和容人的心胸,就可以找到各类人才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羊东   赛富投资基金资深合伙人。羊东认为在投资决策上,团队、市场前景和产品都会看中,但最核心的是看市场需求。其中商业模式的简单性也是他考察的一个重要指标,力挺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企业。   李基培   兰馨亚洲投资集团执行董事。李基培投资理念:投资有盈利能力而且每年能稳步增长的公司,但是不需要爆发性增长。他认为投资一个初创企业,创业者至关重要,首先,创业者必须有该行业超过5年的经验。其次,创业者要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公司里面。第三,创业者在诚信方面没有瑕疵。其次,要看公司有没有竞争对手,商业模式怎么样。   陈浩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陈浩总结出的两条投资理念:第一,是为被投企业提供积极主动的增值服务。第二,“事为先、人为重”的选项投资理念。   田立新   德同资本创始合伙人。田立新认为投资要学会发现价值与分享价值。他将既往经验概括为“三位一体”,即在中国做投资要利用国外成熟的机制结合中国特色来操作,所投企业需在当地具备良好的各方关系及资源,要具备产业判断力练好内功,要有专业执行团队协助企业资本运作。   钟晓林   江南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江南资本的使命即是“挖掘和发现中国企业和企业家在本土复杂的商业环境下创立的独特的创新模式;并激发中国创新所产生的巨大能量”。他希望找到“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的人”。   徐小平   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的投资理念,是看中创业者本人而非所谓的模式。俞敏洪说他的投资理念是一要看事儿,二要看人。而徐小平今天又一次强调自己投资是“一要看人,二要看人。”他鼓励创业者“梦想还是要有的。但梦想是什么?是来自于你灵魂深处的那一点点的兴趣,爱好,你想起来就入迷的小小的追求。把这个东西点燃,让他燃烧起来,就是你一生的激情和幸福感。   陈镇洪   天泉投资创始合伙人。陈镇洪在选择投资项目时最看中的是项目公司的专业化程度、管理模式、良好的成长性、突出的创新能力、精干的领导团队以及公司巨大的发展潜力。   黄炎   鼎晖创投合伙人。黄炎在选择创业者时,核心因素就是诚信。他认为诚信比规则还要更深一层,反应了内心深处对人、事、世界观、信仰方面的一些底线。在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的关系里,如果想要相处融洽,关键不是商业利益,而是在人生的关键点彼此给了一次交心交底的机会,共同走过一段人生的黄金年华。   刘波   深创投董事/财务总监。刘波坦言他乐于投一些成长早期,也就是企业的产品、模式、技术得到了市场初步的验证,也就是大约在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左右的早期的项目。首先选择企业,要看企业是否具有高成长性;其次分析企业的商业模式是否具有创新性;然后是企业的竞争优势及进入行业的门槛;最后是企业有没有一流的领导团队,创业管理团队的创业精神,激情,责任心,事业心和能力是关键。当然,企业一定不要存在“硬伤”。   厉伟   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在现代的企业竞争中,厉伟认为团队胜于技术,技术只是引子,最终决定胜败的是团队。他认为好团队的标准:学习型团队,有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能艰苦创业并不轻言放弃的团队,而这其中企业家的韧性是非常重要的,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状态,能够信任别人,能够团结和调动比自己更强力量的人。   于剑鸣   新天域资本管理合伙人。在挖掘资源时,于剑鸣特意将重点放在大家关注相对较少的中西部。“我们没有大公司做后盾,很多时候没法去和他们竞争非常好的项目。他们或许看不上我们。但在二三线城市,我们的团队可以去自己的家乡,发动以前的关系,深入下去,拜访当地的发改委、国资委,去赢得当地政府的支持,赢得当地上市办的支持。”此外,他认为投资主要是投人,人一定要正直、忠诚、有悟性。   罗飞   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罗飞投资看好“燕型团队”,选人是关键。燕群为什么能飞的稳而远,和带头人有很大的关系。领头雁怎么带这个团队,和后面的成员怎么呼应,在自身能力发挥最大化的同时,能够看到团队成员间的差异,并协调好,这和企业的发展道理相同。此外,项目、市场等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卓福民   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卓福民认为投资要“观宏查微”,宏观和微观都要看,高的地方要高屋建瓴,看大趋势,看整个经济周期,同时看一个企业所处的具体行业。他选择企业很简单,主要看大门、小门、人。大门就是行业,看行业发展空间有多大,供求关系与大趋势,以及政策环境;小门就是他在这个行业里面的地位;做人的诚信最重要。   邱子磊   崇德基金CEO创始合伙人。邱子磊坚决不投的企业特征:它的客户如果很强势(如给石油公司、电讯公司做服务,这一类公司做得很精。本来人家是小本生意,利润不大,这个现象叫做傍大款);大家关注的企业、关注的行业(叫美女效应,美女太多人追,避免太多人追的这些行业和企业);还有就是不会过分的迷信技术(只有把技术优势转化成市场份额才算真正的技术优势)。   林欣禾   DCM董事合伙人。林欣禾非常留意对公司充满极大热忱,拥有号召力和感染力,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又能包容别人,同时具备管理天赋和能力的创业者。他认为他的投资像焖烧,不投非常热门的领域,而是会看具备成长潜力的冷门领域,就像正在焖烧,已经有烟,但还没有火。   肖水龙   深圳创东方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在肖水龙看来,假如把目标企业比作一棵果树,创业投资就是帮助并促使果树快速健康成长、开花和结果。他认为投资要有“缘分”。他有着四位一体的投资逻辑,即“四面”看项目:一面看团队,一面挖优势,一面重模式,一面算指标。   周逵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沈南鹏对周逵的评价是:“表面上,你可能会感觉周逵不是那种quick的人。但他有作为风险投资者的两个品质,首先是他考虑事情很周到,注重细节,在很多投资者容易因表象而激动的时候,他能保持理性。同时,他很开放。不会丧失捕捉机会的能力。”   何欣   锐盛管理高级合伙人。何欣认为好的商业模式是吸引风投的磁石,即使是不能在第一时间赚钱的小企业,若其商业模式符合市场需求,并且处于有潜质的行业中,也能引起风投的兴趣;此外更需要一个能将这个模式执行下去的团队。一流的团队能将二流的模式做成一流,他认为,背景多样、有大量管理经验的团队才能使好项目最终带来利润。   邓锋   北极光创始人。投资机构在选择项目时大部分看两方面,一是上市面,一是基本面。邓锋更看中是基本面,就是企业能创造多大价值给客户,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有多大。当然他投的团队一定是对行业的了解和把握非常深入的。在现阶段,他有几不投类型:一是资产太重的公司,没有特色的创新不投;二是不懂的项目不投;三是创始人有巨大道德风险的不投。   丁健   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在中国科技创投圈,丁健无疑属于比较稳健的那一派。自称“技术出身”的他,对技术的革新和变化更感兴趣,而相对于投资本身,他更着迷于前沿科技将给人类生活和传统行业带来的影响。他的投资策略,显然是自上而下的,先选好赛道,再挑选选手。   宗佩民   华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宗佩民认为一个公司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企业家的价值,企业家的素质决定企业的素质。有潜质有价值的企业家应该是个理想主义者,有事业的理想,为事业痴迷;战略思路要清晰,在关键的战略时机找到好的技术与模式;行动要敏捷,想了不去做是白想;最重要的是,做人要厚道、坦率。   刘二海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刘二海做投资,经常会拿“一横一竖”的模型去考察创业公司。所谓“一横”就是在产业链中是否能找到合适位置,商业模式是否成立;所谓“一竖”是指创业公司能否在竞争中找到地位,“这个生意张三、李四都做,你也做,凭什么你能做得比他们好呢!”   甘剑平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甘剑平主要负责互联网和消费行业的投资。他不崇尚地毯式搜索项目的方法,风险投资对哪些创业公司有兴趣的问题,甘剑平总结概括了四点:目标市场大;创始人对产品有很好把握;团队成员互补;公司早期的天使投资很重要。当然,行业地位与公司的产品和技术也是考量因素。   李丰   IDG资本合伙人。李丰说他喜欢那些成熟、闷骚、理想主义的男青年创业者。“因为他们身上有很多美好的东西,他们更单纯、创业动力更纯粹,都是为了兴趣。”李丰的投资逻辑是:先把一件事情想清楚,为什么会变好,更好之后会改变什么,自己信服了之后会把框架讲给大家,然后去投。   计越   红杉资本中国副总裁。计越认为:VC行业选择投资对象和投资项目方面还是比较有灵活的,不管市场热冷,即便中短期投资市场估值比较高,或者早期不特别看好,都没关系,这些都可以慢慢积累。他认为VC投资量主要取决于企业家自身,投资人重视企业的增值,更注重的是对企业的充分信任。另外他投资是以行业为切入点的,主要关注四个行业:TMT、消费、健康、新能源。   何伯权   今日投资董事长。他的投资理念:一、行业最好是朝阳产业或者顺应经济大趋势的行业;二、好的团队有理性的激情,即这个项目令他激动,能激发出他的潜能;同时,创业者要有自律性,能让投资人放心;另外,团队还要有这个行业的相关经验;三、好的商业模式。   杨飞   IDG资本合伙人。杨飞认为好项目毋庸置疑能吸引人投资,好人才也同样可以激发投资欲望。他认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把企业做大的创业者也算不上优秀的企业家。创业要有梦想,但不能梦想化创业。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将你的梦想付诸具体化实践步伐。   曹嘉泰   戈壁投资联合创始人、合伙人。曹嘉泰认为:凡事没有捷径,成功需要时间,这条路每个人都要走。他认为投资分两个阶段,投资前和投资后,更重要的是投资后的服务。对于VC,判断是第一步,早期投资就是看人,看他的性格,看他的技术和市场。   卢蓉   DCM的董事合伙人。卢蓉看团队的时候,不仅是看一个人,还喜欢看他的第二梯队。通过跟第二梯队的人交流,会发现这个企业的领导人的能力以及他是怎么对待底下人的。第一,他有没有那种人格魅力;第二,他有没有那种领导能力;第三,底下的人是不是尊敬他,愿意跟他走;而且第二梯队的能力肯定也很重要。   程厚博   东方富海总裁。在投资过程中,程厚博比较看重投资的稳健性,力求在确保投资人资金安全的基础上为投资人获取满意的回报。同时,他希望吃透行业,主做自己熟悉的行业。他认为创业必须靠谱,不能总憧憬着上市,要思考如何才能先活下来,能赚钱,有一个现金流。   周子敬   以太资本创始人兼CEO。周子敬目前投资主要看重的领域有两方面,一是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比如垂直领域的汽车、房产、旅游、金融以及O2O;二是智能硬件。他的考察准则是:初创企业股权结构是否合理,团队组成是否足够完整,商业模式是否清晰,能否向投资人明确阐明创业想法等等。他希望能够从一开始就接触到这些具有发展潜力的公司,并为他们提供服务,一起走下去。   田溯宁   中国宽带产业基金创始人。人生不能重来,机会却在更新。从自己把握机会到帮助别人把握机会,田溯宁最深的感触是:成功=想象力+勇气+坚持。他的使命就是在四个产业的融合过程中,成为推动者、沟通者和协调者。他强调宽带是电信、媒体、IT和互联网这四大行业融合的基础,投资则是生态系统的竞争。   汪华   创新工场创始合伙人。汪华认为“早期投资本质上投的是变化。”他觉得人非常重要,但变化也很重要。只有好的人,没有变化成不了事。好的人加上变化,才能成事,变化越大,成事越大。因此,他们投资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比较多,因为互联网永远是变化最快的。毕竟只有变化才有新机会。   戴志康   伙伴创投北京创业咨询有限公司CEO。他认为:创业者更重要的一个特质,就是不按常理出牌背后的逆向思维,还要有自己独特的定位。开拓的市场是为满足用户的客观需求。比较青睐屌丝气质的创业者,即不装逼,不要脸,不放弃,不怕输,要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   陈维广   蓝驰创投合伙人。陈维广的投资理念是重质不重量,不在乎投资的项目数量多少,而在乎项目的发展潜力。他希望投的CEO是一个好的产品经理,他认为创业者本人对产品的把握很重要,同时诚信及对市场的敏锐度也非常重要。   赵令欢   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的投资理念就是:“事为先,人为重”,把行业企业都看好了之后,关键看这个领导人,是不是把这个企业和企业的发展当成自己的事,有没有能力把它带大。创业者还要有很强的学习意愿,逐渐培养很强的学习能力。   黄榆镔   云启创投联合创始人。黄榆镔的投资理念:投前多沟通,投后尊重创业者选择。他的考量标准:创业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只有你能解决?执行力或判断力如何?   林栋梁   IDG资本合伙人。林栋梁青睐于投技术研发能力比较强、有持续研发能力的团队,他比较喜欢彼此交流顺畅的创业者。创业者对所在的领域要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有激情,团队建设能力比较强,人要厚道、要专注。他投资一个项目,还会花比较长的时间去和创业者沟通,包括了解他们的合作伙伴、社会关系以及他们在业界的口碑,这样对他们能有一个相对比较全面的判断。   闫丹   SIG合伙人。他认为人们使用互联网的诉求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社交、娱乐、电商、本地生活服务、信息。目前闫丹先生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这五个方面有潜力成为流量入口的移动应用上。   宋春雨   联想乐基金董事总经理。宋春雨阐述联想乐基金会优先关注离联想近的,坚持投资和自研并行,充分利用传统设备基因。在投资上他看中企业核心竞争力。   曹毅   源码资本合伙人。曹毅更加看中产品型创业者和二次创业者,毕竟产品型创业者思维更为清晰,带出来的公司是更具有长期价值的公司,他自己的风格也会潜移默化影响公司和团队的文化。他认为能最终走向成功的产品,至少应具备以下特征:契合现实原型;有合适的切入点;有持续进化的能力。   童玮亮   梧桐树资本合伙人。就方法论而言,童玮亮看好的核心管理团队,其成员搭配要呈现出三角形的结构。“CEO懂产品,CTO有很强的技术能力,最好他有大数据的处理能力。此外,还有一个做营销厉害的人。”   应文禄   毅达投资董事长。应文禄在投资上坚持三步原则:不跟风、不追高、不盲从。三无产品不做,企业开放不充分不做,如果没有正常的创投界的保障性条款或者兜底条款也不做做。三好选择,选真正比较好的项目,有比较好的价格,还有好的条款政策。   蒋舜   盈动资本投资总监。蒋舜在投资上比较青睐齐整的创业团队,包括产品、市场、技术人员,其中核心创始人要具有一定的产品优势,除此之外,产品定位要独特。   赖晓凌   创新工场合伙人。赖晓凌在投资上是非常保守的一个人,主要关注市场相关的东西,目前主要有O2O、在线教育和智能硬件领域。他更倾向于找到一些精准用户的应用,需求和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王晖   弘晖资本管理及创始合伙人。王晖的投资逻辑是符合产业发展的长期趋势,商业模式有特殊性,团队敬业等。他的投资选择经常源自于对社会需求的洞察:中国人当下最关心两件事,医疗健康和子女教育,这是整个社会的痛点,社会的痛点就是投资的机遇。   赵克仁   DCM的联合创始人和董事合伙人。他会根据市场的大小,以及管理团队的情况等等,来选择所投资的企业,但是,取决定因素的是团队和市场。在中国他还是更关注创业企业管理能力以及执行能力,当然创新的商业模式也很重要。他考量初创企业有四个准则:一是集中注意力、集中精神;二是团队的建设、团队精神;三是企业透明度问题;四是企业灵活性的问题。   王啸   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考量创业团队的准则:一是靠谱的且互补的团队组合;二是专注、不要随便转方向;三是有经验和资源的早期投资人;四是不断树立壁垒和门槛;五是产品或业务的快速试错能力。   陈友忠   智基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陈友忠的投资逻辑准则:一是企业主打的产品概念必须同市场发展方向吻合;二是企业有一支稳健成熟的团队;三是创业者自身对产品概念有信心。当然他最看重的还是创业者的精神。   朱立南   君联资本总裁。朱立南在投资中首先提出“富而有道”理念,他他认为“富而有道”永远比财富本身更重要。并坚持某些原则,比如绝不涉足使人成瘾的网络游戏。   唐敏   华软投资董事长。唐敏比较青睐的创业团队:第一个就是有创新能力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的公司;第二类是具有高端咨询服务、有核心竞争力的能够承包大工程的综合性的骨干大型的软件企业;第三类是大的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公司,包括一些服务。   陈悦天   创新工场投资总监。陈悦天主投游戏领域,大量时间会花在手游上,他的投资逻辑会综合人和事这两点,对于他所认可的方向,他认为只要找到对的人,不需要产品上线就可以判断是否投资,对于一线优秀的团队和规划中的产品,并不要求产品一定要上线,但一定要内测数据。只要团队嗅觉、战斗力、执行力到位;产品方向我们认可;产品思路深度足够。   顾浩   华睿投资合伙人。顾浩认为创业领域应该对准趋势性的行业,同时抓住用户的痛点,并拥有核心团队和好的商业模式,并且创业者的踏实、乐观和执行力都是他所看中的。   王强   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相比于企业本身,王强更加注重对创业者自身的考量。在他看来,创业者需要具备三种精神:确定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获得人生信用卡;寻找到志同道合、分享梦想的团队;通过程序、文化、互补、包容驯服友情,展现出超强的领导力。   王罡   盛大投资总监。王罡认为项目要创新,创新不是拍拍脑袋灵光一闪。创新,应该来自团队。创业者应该理解你的用户;要有商业头脑;有很强的执行力;有远见。   楼云立   麦顿投资创始合伙人。比起某个行业或是某个概念,楼云立更看重企业持久增长和盈利能力的状况。在选择被投资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上,她坚持少而精的投资理念。   李小龙   263董事长。李小龙认为,公司不仅要在业务上精益求精,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制度体系规范。好的制度体系应该是,宁可舍弃眼前的最好,也要防止可能发生的最坏,从而换得可持续的更好。他的准则:任何人都是靠不住的,包括他本人,唯有制度和体系才是靠得住的。   张维   基石资本董事长、执行事务合伙人。张维的投资逻辑:“把焦点倒过来看,必须以‘企业上不了市,还有没有投资价值’来看这个企业的投资价值。”他不投风电、太阳能、LED,对出口、房地产、传统的制造业都抱有警惕之心。   金凤春   赛富投资基金合伙人。如果说互联网的创业周期很短,金凤春投资主要看的是这个项目能不能在短期内积累大量用户和数据,比较看好“即时电商”类的项目,他认为互联网创业必须是创新。   赵刚   弘晖资本创始合伙人。赵刚主要关注医疗投资领域,改善和提高中国的医疗体系做一点微薄贡献。作为机构投资人,他认为投资时最重要的标尺是出资人投资回报的可能性和程度。从项目角度,我们首要关心的是团队,其次才是技术、市场等客观因素。   姜皓天   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姜皓天认为投资一个早期企业,就像播下一颗种子,必须花心思去保护,并且陪伴其成长。在他的投资词典里,一直最感兴趣的是“具国际化潜力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他请来的创业者必须有以下特质:不安分、有理想、有激情、执行力、勤奋和专注、快速学习能力、领导力。   杨向阳   源政投资董事长。杨向阳认为未来中国在药品的领域里面投资机会是新药研发。比较青睐务实靠谱的创业者。他认为创业团队和人才非常重要。他认为:把朋友培养成人才,把人才培养成朋友,让团队以共同的价值观来把企业做得伟大,这样的团队才是备受青睐的。   金炯   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金炯在投资上首先会选择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企业,但是这个品牌力必须是建立在产品力的基础上。其次才去看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成长率等指标。她看好的创业者对所处的行业要有非常好的洞察,所建立的商业模式跟上下游要和谐,团队也要有非常健康的叠加式成长的架构。   熊伟铭   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表示华创其实是在熟悉的“赛道”上投资优秀的“赛手”。他不喜欢跟风,只投自己熟悉的方向: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企业金融和服务、O2O。不会跟风投资看不懂的行业。他更看中创始人的能力,他认为再好的赛车没有好赛手,也无法跑出最好的成绩。   冯玉麟   志成资本执行董事。冯玉麟认为:团队中间最重要的是是否有一个具有领袖气质的人,团队还要有很好的沟通技巧。另外,他不看好集体创业中的股权平均分配。对于商业计划书,他建议,创业者最好一句话能描述清项目,然后再分析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还有发现的客户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和产品。   刘成敏   红石诚金创使合伙人。刘成敏认为:互联网终究是为人做事,互联网这些年能够快速发展的铁律并不是那些很炫的概念,而是顺人性。作为一个典型的创新行业,必须做的跟别人不一样,他对互联网创业的总结是:技术是基础、运营是根本。   王伯元   怡和创投董事长。王伯元有两个投资原则:一是不做插花式投资,要化被动投资为主动投资,即每个项目的投资比例占高一点。如果评估是好的,那就扮演主导投资者角色,充分发挥附加价值的功能,协助被投资企业成功发展。二是“勿分散、宜专注”。   邓海韬   志成资本合伙人。邓海韬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一定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个人的格局大小不在于别人能给你创造多少价值,而在于你能给别人创造多少价值。   盛希泰   洪泰基金创始人。盛希泰在投资上推行三加理念:第一是加资源、加经验、人脉、甚至加心灵对话,第二加指资金投完之后,就忘掉自己投资人的身份,加入到创业团队中,和他们一起创业,第三加是能够给LP增加收益,带来比较好的回报。   陶闯   知卓投资董事长。陶闯表示:投资人要的是回报,不是梦想。创业者在创业的时候不能光凭一腔热血把梦想高高举起,而是要思考,怎样使梦想落地,如何能圆梦。创业的过程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时而上,时而下,不要因为一时的上风时骄傲自满,也不要在低谷时轻言放弃,有时候越接近低谷,越是靠近机会。   石宏   红石诚金首席合伙人。石宏认为初创企业最重要的是,要有清晰的发展模式。相比技术和市场,他更看重创业团队和发展前景。   曾登高   极客帮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曾登高总结:“早期天使投资主要是看团队,我们一般观察团队是否有信心、有能力、有洞见。有信心代表团队创业激情高,创业首先气势上不能输;有能力主要看团队成员是否做过A级以上产品;有洞见主要看团队的创新能力,如今手游同质化程度太高,好的团队能在自己的产品中找到显著的差异和亮点。”   包凡   华兴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包凡有着自己的一个理念:只和每个行业或者细分行业的佼佼者、领先公司合作,哪怕失去一些合作机会也要坚持,在这些最优秀的公司中将市场份额力争做到100%。对于时下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者,他青睐那些“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   许民   泽厚资本创始合伙人。许民认为创业投资,TMT是本职工作,因为只有这个行业存在最多的爆发机会。他认为风投判断市场只有两个标准,第一,寻找增量市场;第二,识别交易结构变化。相较于技术深厚的极客型投资人,他更关注项目背后商业逻辑,从最简单的逻辑开始,商业逻辑首先是要通,再去看技术趋势。   傅哲宽   启赋资本董事长。傅哲宽的策略是潜心找一些有潜力的公司,在很小的时候就投。投早期的互联网公司,他更注重看人。他认为投人,首先要谈得来,气场要“和”。在此基础上,傅哲宽比较喜欢那些有强烈成功欲望的人,“成功欲写在脸上,这种人才有创业激情。”   张磊   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的信念和信仰是要做企业的超长期合伙人,他认为投公司就是投人,真正的好公司是有限的,真正有格局观、有胸怀又有执行力的创业者也是有限的,不如找最好的公司长期持有,帮助企业家把最好的能力发挥出来。他希望所投公司从早期、中期、晚期、上市乃至上市后一直持有。   杨宁   乐搏资本创始人。杨宁曾将乐搏资本的投资理念形容为投资灰姑娘,继而把灰姑娘变成白雪公主。他看任何项目一是看人,挑的是人中龙凤,他的经历、知识层面上的内容,包括他的气场、世界观和态度;二是看事,事可以评估,商业模式在成熟期的收入预期、行业的竞争度、是否有潜在巨头存在、能否形成局部行业垄断、用户的一个使用趋势等,这些事都可以评估出来。   结语:   一方面,面对理性、精明投资人,那么创业者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吸引他们注意呢?是创业想法(idea)、发展计划、商业报告,还是你的企业模式发展远景、市额……客观地说,这些因素都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却是创业者的人品。在投资人眼里,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没有对创业者人品的信任,一切都是空话!另一方面,投资人和创业者一样,都是在做企业,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的共性,希望您在这里能找到。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ciwee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