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是湿的,更是绿的
2009-06-18
eNet&Ciweek
最近看到的一本畅销书,是胡泳译的《未来是湿的》,讲机械对立的人如何变为生态互助的人。如果要给这本书做续,“湿的”后面最值得加的,恐怕就是“绿的”。是的,未来是湿的,更是绿的。湿,意味着人与人的亲密;绿,意味着人与自然的亲密。
未来是绿的。
绿色是全球大趋势,IT领域的绿色又别有价值。我们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后,紧接着为你推出“绿色之链”这个主题。希望你将对于地球之绿的体验,顺延到IT之绿。
张静的“IT的绿色之链”,从人文关怀角度阐述IT领域绿色之链的发现、价值、演进方向。首先让你将绿的与湿的,建立起一种内在联系。
湿与绿,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就是干。湿呼呼对干巴巴,绿油油也可以对干巴巴。环境不友好,生命之树就会从绿色,变成象沙漠一样干巴巴的。刘琦琳“一个产业的绿色接力赛”,从技术到产品,阐述了什么叫环境友好。它启示人们,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要反映到人与人的和谐之上。环境友好,最终会反映到用户友好上。
武佳“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则从公众形象和品牌形象角度,解释了绿色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令人感叹,原来商业也可以是绿色的。
未来为什么是绿的?
因为无论是个人、企业,都无法脱离生养他的环境,都必得联系于他的环境来定义自己是谁。环境就是企业的土壤,是企业生长的相关条件。
企业是绿色的,这意味着这个企业超越了企业自身的边界,将外部世界纳入自身的认同之内。这暗含了一条规则的变化。企业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独立自足的选择主体,可以脱离它的环境被孤立地定义。环境对主体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现在,规则变化了。企业如果不能顾及他的左邻右舍,他就不能很好地被利益相关者认同和接受。
今天我们发现,原来我们处于一个生态系统之中。凡是利益相关者,无论是用户、员工、股东,还是周围的社区、甚至自然环境,都可以作为环境,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而活在自己面前。
绿色是为了什么?
未来是绿的,前提在于它是为了湿而变绿的。说来说去,我们谈的绿,还是要归结为湿。
胡泳最初想把《未来是湿的》译成“人人时代”。“未来是湿的”这个说法,本来是我在2003年首先提出来的。出版社认为好,就用它给书改了名。但我还是坚持认为“人人时代”可以更好概括“湿”的含义。比附下去,未来是绿的,恐怕该叫“天人时代”罢。只是这个天人时代,离了人人时代,就什么都不是了。
人们不是为绿而绿。人是目的。人们出于人的目的,而肯定自然的合目的性。人的目的与自然合目的的统一,就是湿与绿的统一。
可以发现的太多,今天我们发现的是绿色的逻辑链条。